返回首页

绍兴为什么名人辈出?

来源:www.homebrew.com.cn   时间:2022-06-03 19:20   点击:110  编辑:admin 手机版

绍兴为什么名人辈出?绍兴名人辈出是由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相对良好的经济、社会、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的。

绍兴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鱼米之乡。这里名人荟萃,互相影响、上下传承,后继有人,所以名人辈出。今天介绍几位绍兴名人,排名不分先后。

周子祯(1904—1972),浙江省诸暨人,开国少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军事工业局工务处处长,兵工厂政委等职。

抗战时期,曾任山西工人武装自卫队副主任,第一纵队队长,第21团团长,山西新军总指挥部供给部部长等职。在晋中平川开展游击战,曾趁祁县北关敌织布厂守备空虚时,率部夜袭工厂,毙俘10余名厂警,缴获了大批军用布匹、线毯,解决了部队3000多人两冬一夏的被服,由此建立了工卫旅被服厂。在晋东南反“扫荡”中,参与南安、东庄、北左、北胡家堡等战斗;在晋西北反顽战役中,缴获敌电台、机器、被服等大批军用物资。反顽胜利后,调任新军总指挥部供给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吕梁军区后勤部部长兼供给部部长,西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供给部部长等职,参与组织晋绥和西北解放战场后勤供给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西南军区西安留守处主任,解放军总后勤部运输部第二副部长,军需生产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沙风(1918—2013),原名吕济人,绍兴新昌县人,开国少将。1937年先后入陕北公学、抗大学习。

抗战时期,曾任热河第1游击队参谋,八路军苏皖纵队第1团副团长,新四军第3师9旅25团团长,新四军第4师参谋处处长等职。参加过淮北反“扫荡”,山子头战役和对日攻势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第9旅团长,华东军区、苏北兵团第2纵队6师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5师副师长,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21军62师副师长等职。参加过宿北、南临战役和胶东保卫战;参加过涟水、淮海、渡江等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华东特种兵纵队战车师副师长,坦克第2师师长,装甲兵技术部部长,装甲兵工程学院院长,装甲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1964年晋为少将。

钱之光(1900—1994),浙江诸暨人,新中国纺织工业主要领导人之一。革命战争时期,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对外贸易总局局长,“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主任,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处长(少将军衔)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国家轻工业部部长等职,为新中国现代纺织工业的奠基人。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曾任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北大校长等职。

马寅初(1882—1982),浙江嵊州人,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新中国成立后,曾历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任,北大校长,浙江大学校长等职。有“中国人口学第一人”、“最美奋斗者”之誉。鲁迅(1881—1936),绍兴市柯桥区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绍兴名人还有很多,补充吧。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绍兴的名人确实非常多。

大家都知道的鲁迅,是绍兴人。其实,周恩来祖籍也是绍兴。

类似鲁迅、周恩来这种名人,绍兴真的有很多。

绍兴作为一个小城,出名人的原因大体如下:

第一,重视教育。

从明清开始,绍兴人是比较重视教育的,文人非常多。

明代还出过王守仁这种大儒,清代的著名文人也很多。

绍兴的文化氛围很浓,从鲁迅身上就可以看出来。

鲁迅从小读四书五经,他的老师虽没什么名气,但教学还是非常认真的,一丝不苟。

当时家境稍微好一些人家,一般都让孩子去读书,甚至农民家庭也不例外,这是其他地方没有的现象。

第二,地方较为富裕。

浙江多山,山区经济比较贫困,然而绍兴则在平原,属于鱼米之乡,物产丰富。

当地的农民只要有几亩自己的土地,养活一家老小还是问题不大的。

而且商业发达,做生意的人众多,收入也不错。

鲁迅的邻居豆腐西施仅仅靠卖豆腐,也能一家生存,可见地方的富裕程度。

人一旦不愁温饱,就会容易有其他追求,出现名人就很容易理解。

第三,绍兴人敢闯。

在清末,全国各地的师爷有一半是绍兴人。

绍兴人作为幕僚,同老爷在全国各地上任,就为自己赚钱。

在那个年代,老百姓平时不愿意离开家的,一些地方都要饿死了也不出来讨饭。

像绍兴人这种敢闯的,还真的是不多。

第四,绍兴人精明。

资料中这么写:清代流行过这样一句话,“无绍不成衙,无徽不成当”,说当时衙门里的幕僚主要由绍兴人担任,绍兴人天生聪明且擅文辞,又素有读书之风气,但走上功名之途的成功者毕竟是少数,许多人只能选择入幕,再加上老乡之间互相提携与帮助,不止是师爷,官府里很多打杂跑腿的事,都由绍兴人包揽了下来。这些依靠官府为生的胥吏,其实也就是广义的“师爷”。日子一长,“绍兴师爷”的名声便传开去了。

自然,这未必是什么好话。因为清代的师爷可不是什么好职业,多是老百姓和官员的中间人,主要负责行贿受贿已经处理具体的事务。

由于老百姓接触不到官员,往往接触到的都是师爷,就将怒气发泄到师爷身上,师爷的名声就很不好。

然而,这种幕僚却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一定要最够精明上下左右都混的圆滑才行。

你认为民国第一才女是谁?

杨绛

我曾经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的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我们仨》

杨绛(1911—2016),江苏无锡人,本名杨季康,作家作家,翻译家。

杨绛1928年因清华大学在南方没有名额而入读苏州东吴大学,1932年从苏州东吴大学到清华大学借读,于此认识钱钟书,并在1935年于钱钟书结婚。1938年先后担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2011年,被查出患有心衰,2016年,逝世于北京协和医院,享年105岁。

代表作品:《洗澡》、《我们仨》等。

丁玲

我总愿意有那么一个人能了解我得我清清楚楚的,如若不懂得我,我要那些爱,那些体贴做什么?

——《莎菲女士的日记》

丁玲(1904—1986),原名蒋伟,作家。

丁玲自幼丧父,从小受母亲主张妇女独立自强的思想影响,阅读各种书籍。1922年初到上海,结识翟秋白,并由翟秋白介绍入读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与胡也频结婚。丁玲于1927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梦珂》,而后又接连发表数十篇小说。1951年,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得斯大林文学奖二等奖。1986年,丁玲在北京多福巷家中逝世。

代表作:《在黑暗中》、《自杀日记》等。

冰心

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身命的天边重叠着,“在

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霞》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翻译家。

冰心7岁时就读过《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1918年,冰心入读协和女子大学,并在此期间著有《斯人独憔悴》,《繁星•春水》等作品。1919年,在《晨报》上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第一次使用“冰心”这个笔名。1929年,与吴问藻结婚,婚后随丈夫到欧美游学。1951年,冰心因文化大革命被抄家。1999年于北京逝世。

代表作品:《繁星•春水》、《关于女人》等。

萧红

逆来顺受,你说我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以为得意。不得以怎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呼兰河传》

萧红(1911—1942),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1931年,萧红在未婚夫汪恩甲不辞而别后向《国际协报》副刊求助,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了她最早的文学作品《弃儿》,后与萧军合著小说散文集《跋涉》,并自费出版。1934年,萧红在逃离哈尔滨到青岛期间完成中篇小说《生死场》,同时与在上海的鲁迅取得联系,得到鲁迅的支持与鼓励。在鲁迅的195支持下出版《生死场》,署名萧红,鲁迅为之作序,胡风为之写后序,萧红一举成名。1938年5月,萧红与端木蕻良在武汉结婚。1941年,萧红被发现患有肺结核,11底返回九龙养病。1942年,萧红病逝,享年31岁。

代表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张爱玲

我愿意保留我的名字,向我自己作为一种警告,设法除去一般知书识字的人咬文嚼字的积习,从柴米油盐,肥皂,水与太阳去寻找实际的人生。

——《必也正名乎》

张爱玲(1920—1995),原名张煐,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张爱玲出身名门,4岁进入私塾接受教育,8岁开始学习绘画,英文和钢琴。1932年,张爱玲首次发表短篇小说《不幸的她》,刊于上海圣玛利亚女校校刊。因与后母发生口角,被父亲责打,并拘禁半年。1939年,入读香港大学文科,并结识挚友炎樱。1942年,张爱玲通过苏青认识胡兰成,二人一见钟情,但此时胡兰成已经结婚,后因种种原因与1947年心灰意冷,写下一封绝交信给胡兰成。1943年,张爱玲在刊物《紫罗兰》上发表小说《沉香屑•第一香炉》,以此在上海文坛崭露头角。1955年,张爱玲赴美,并于次年遇见赖雅,半年后与其结婚。1960年,成为美国公民,1972年移居洛杉矶开始了幽居生活。1995年,张爱玲于洛杉矶西木区公寓内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代表作品:《倾城之恋》、《半生缘》等。

石评梅

假如的眼泪真凝成一粒一粒珍珠,到如今我已替你缀织成绕你玉颈的围巾。假如我的相思真化成一颗一颗红豆,到如今我已替你堆积永久勿忘的爱心。

——《墓畔哀歌》

石评梅(1902—1928),原名汝壁,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

石评梅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从三四岁开始,父亲就教她认字。在父亲到山西省立图书馆任职时,随父到太原,进入太原师范附属小学就读。1919年,石评梅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系。1920年,石评梅在同乡会上结识高君宇,二人很快便建立友谊,经常通信。1923年,长篇游记《模糊的余影》与《晨报副刊》连载,同年完成学业,与北京师大附中任教。1924年,石评梅与挚友陆晶清等出刊于《京报》——《妇女周刊》,批判旧社会的黑暗势力,激励人们斗争,并得到陆续的关怀和支持,1927年,代表作之一小说《匹马嘶风暴》。1928年,患有脑癌,逝世于北京协和医院,葬于高君宇墓旁。

代表作品:《墓畔哀歌》、《偶然草》等。

吕碧城

即便这一生都没有爱情也没有关系,“幸而手边略有积蓄,不愁衣食,只有文学自娱”。

——《没有爱情也可以》

吕碧城(1883—1943),安徽旌德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赞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

吕碧城出生于书香门第,但幼时历经坎坷。1904年,吕碧城因为有奔赴女学的念头想去天津城内探访女子学校,却被舅父阻止,一怒之下,只身奔赴天津。到达天津后受聘于《大公报》,以此作为阵地大兴女权,并结识秋瑾。1912年,出任总统府机要秘书,后又担任参政一职。1930年,吕碧城皈依三宝,成为在家居士,法名“曼智”。1943年在香港九龙逝世,享年61岁。

代表作品:《信芳集》、《欧美漫游录》等。

林徽因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正中擎出一枝点亮的蜡,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

——《我的心是一朵莲花》

林徽因(1904—1955),福建闽县人,出生于浙江杭州,作家,建筑师,诗人。

1920年,林徽因跟随父亲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攻读建筑学的志向。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赴美攻读建筑学。1928年,同梁思成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在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和林徽因二人共同走了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1931年,一“徽音”为笔名发表第一首诗《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从1949年9月到1950年6月,林徽因同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几位教师一起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的设计任务。1955年,病逝于同仁医院。

代表作品:《你是人间四月天》、《九十九度中》等。

我所认为的民国第一才女是张爱玲。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独具魅力的作家,她一生的创作涉及小说、散文、剧本评论,其中她的小说成就是最高的,她的小说超越了她所处的时代。张爱玲,一个依依情深、临水照花的女子,不管她的故事远去多少年,这世间依然流转着她的传说。一吻定情,一念沧桑,一扇桃花,一景苍凉。张爱玲是一个遗世高贵,以冷眼静观人间花开花落的孤傲女子。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遇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

这是怎样的一种花开嫣然?

“此生,你不来找我,我亦不去寻你,就让我们隔着流水光阴,守着剩下的岁月,彼此各自安好,现世安稳”

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叶落飘零?

一别如斯,她的星辰已在昨夜的风里缓缓坠落。缘起缘灭,她的爱与恨,她的痴与怨,最后只剩下,一曲知音绕云烟,一场花事随流水。

当世人细细聆听她那柔情万千,肝肠寸断的爱情故事时,不禁都为之唏嘘感叹,双眸潮湿。或许,对张爱玲而言,爱是不可言说的伤。当爱渐行渐远,在庭院深深处,她靠着文字的温度取暖,最后,她唯有将刻骨的柔情一一融进她笔下的红玫瑰,白玫瑰。

伊人离去,或许在落叶纷飘的季节,还会有很多人会隐约听见那远方深掩重门里的一声轻轻叹息。

只愿来世,她的人生有温暖的底色,不再有昨日的悲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