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天津相声世家的私房菜有哪些?

来源:www.homebrew.com.cn   时间:2022-08-04 03:29   点击:183  编辑:admin 手机版

这个问题问的特别好,因为天津相声界名家辈出,马三立、常宝霆、苏文茂都是天津人耳熟能详的相声大师,说起他们的作品可以如数家珍。可很少有人知道这几位大师除了艺术造诣,美食造诣也是相当的高,人人家中都有那么几道传家菜。

报社记者专门寻访了相声大师的后人们,挖掘出了这些美味的相声大师传家菜。

马三立老先生怎么炖牛肉?

常宝霆老先生怎么把白菜炒出栗子香?

苏文茂老先生家那失传已久的“浇汁面”到底是怎么做的?

光看名字就馋死了吧。

马氏炖牛肉

相声圈里都知道,马三立炖牛肉是一绝,“马氏炖牛肉”之所以这么出名,是因为炖肉的方法是从北京月盛斋学来的。“我父亲以前常去北京演出,月盛斋的老板马震喜欢听我父亲的相声,一来二去两家就走动起来了,我父亲和马老板感情很好,我从小就管马老板叫二大爷。”马志明先生说。

马志明先生说,从前家里条件不算宽裕,马家吃饭并不讲究,无非是旱萝卜熬豆角、炒酸菜、炒雪里蕻这些,他管家里吃的叫“穷人饭”。

材料虽然不精贵,可不代表做不成美味。“我们家的饭都是粗菜细做,鲍鱼、大闸蟹本来就是好东西,抢着吃是正常的,但是一样东西看着没食欲,吃完了还想要,那就叫成功了。”马志明先生说。

“马氏炖牛肉”4大诀窍

1 肉要选得好,选嫩牛肉,老牛肉颜色发乌,不要选。讲究的可以选肋条或胸口上的肉。

2 炖肉不能用水拔,拔过的肉就炖不烂了,只能用水冲洗。

3 牛肉可以焯一下,好牛肉不用焯。

4 炖肉不用水,只用啤酒。

马氏炖牛肉做法:

1.10斤牛肉切块,放入高压锅,倒入两玻璃瓶啤酒。

2.放4-5瓣大料,一块无名指大的桂皮,用纱布把花椒和一手心丁香,缝成一个小包放入锅里,可以放一点小茴香。3.葱不能少。新葱取葱叶用,10斤肉需要3-4棵葱的葱叶,放在表面即可。4.放两大片姜,不到一头蒜。5.不要放酱油,放北京干黄酱,每次用超市里卖的一整包干黄酱的1/5,要用1勺半羹匙的醋把黄酱泄开,再加两羹匙白糖。马老特别强调,炖肉,醋和糖必须有。6.抓一把细盐,约2-3勺,开始炖。7.高压锅开始蹿气15-20分钟就差不多了,新式的高压锅要少放点水。8.开锅如果发现汤多了,就敞盖开大火继续催,炖到锅里有一点黏糊的汤就可以了。

少马爷说,他们家炖了肉喜欢烩菜吃,土豆切牛头块,过油炸,然后炖肉放粉条。上面的这个炖肉的做法也可以炖羊肉。

少马爷还特意纠正大家一个误解,很多人认为烩菜的炖肉应该多留汤,其实炖肉还是要收汁,把味道裹在肉上,烩菜的时候再加水。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让您满意。

侯家——炸酱面侯宝林大师对于自己原生家庭的回忆,只有一句简短的话:

我可能是个天津人~四岁的时候,侯大师被舅舅张文斌送到北京侯家,直到去世侯大师都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

童年时候的侯宝林生活穷困,几岁就去大户人家吃舍粥,后来还要过饭,学会了一门手艺之后就去卖艺,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

侯宝林在拜师朱阔泉的时候,本来按照门里规矩应该摆宴席请客,但侯大师全部财产只有一元钱,所以只能请朱阔泉吃了一碗炸酱面。对于现在很多相声演员来说,拜师恨不能用烧人民币烤串,但当时的侯大师能够吃一碗炸酱面,这就是他最奢侈的事情了。

正因为有这种苦难的过去,所以侯大师生活改善以后,对炸酱面情有独钟,不但下馆子专点炸酱面,还在自己家里也做炸酱面。侯氏炸酱面在圈内有口皆碑,赵忠祥还为了学侯大师的炸酱面,向侯宝林“拜师”学艺,郭德纲也在节目上戏称赵忠祥是师叔。

只可惜到了侯耀华侯耀文这一代,侯氏炸酱面就没落了。侯耀文因为嘴馋但手懒,所以只能去师胜杰李金斗家里蹭炸酱面,不光吃还带着饭盒打包,活脱脱一个相声《白吃侯》的做派。而侯耀华比弟弟好一点,他还能上手做,而且学了一些父亲传下来的诀窍,不知道侯耀华有没有把这些技术传给儿子侯军,星级大厨要是传承侯氏炸酱面,那是肯定能发扬光大的。

杨少华杨议—炒菜杨少华也是无产阶级出生,一路苦日子过来的,虽然杨少华不像侯宝林那样沦落到要饭,但难的时候一家子六口人住八平米的房子,就跟杨少华相声里描述的耗子窝一样。据说现在过着土豪生活的杨议老板,小时候最奢侈的事情,就是田立禾请他吃一根冰棍。

正因为生活困难,所以在吃食方面就简单,杨少华一家都能自己下厨做点吃的,困难时候以粗粮面食为主,生活条件好一点就炒菜,可能是对油有渴望吧。杨少华杨议两人都特别擅长炒菜,尤其是炒肉食,两父子基本上就是厨师级别的。

马志明——家常菜马三立家也经历过非常困难的时期,当时马德禄跟马桂元相继去世,马家的家当被后妈丁氏卷包烩,只留下十几口人给马三立。而且马三立还把晚年没有收入的师父周德山两口子也接家里来养着,十几张嘴靠他一个人说相声养活,当时马家的主食是豆腐渣和山芋,能吃上一顿窝头那就是开荤了。

到了马志明这一代,那就成了居家小能手,少马跟马老一起被下放的时候,基本上是马志明在负责日常生活,据马志明回忆,他当时可谓是十项全能,连被子都会做,下厨做菜那更是信手拈来。退休了之后马志明也过着很朴实的居家生活,平时家里做菜都是他负责,老伴只会做点面食比如包饺子,儿子马六甲只会吃。

马志明做菜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用料省,一点多余的调料和食材都没有,清淡得要命。当然这大概也跟回民生活习惯有关,一看就特别的清真。

冯巩——生菜沙拉看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都知道,冯巩老师最擅长做番茄炒鸡蛋,而且是把炒鸡蛋先用冷水过一遍,然后再用番茄炒,味道加倍的嫩。

但冯巩老师最擅长的并不是这道菜,而是非常西洋风味的生菜沙拉,生菜倒也不奇怪,问题是冯巩老师的生菜拼盘里面还有土豆,还有生鸡蛋,自媒体养生大师表示,生鸡蛋和生蛋黄混着吃是禁忌,吃完容易犯恶心啊!

天津-河北涉县的4481/4482次老式绿皮车被空调专列替代,说说你的绿皮火车有哪些记忆?

2017年4月16日铁路运行新图实施后,涉县到天津4481/2次绿皮车退出历史舞台。一组照片送别曾经的4481/4482,天津——涉县。

绿皮车

天津到涉县的绿皮车将永久告别,从4481次列车上走下的旅客张先生说:“这趟车已经乘坐好多年了,太熟悉了。以前在天津上学,现在沧州工作,都是乘坐这趟列车,‘绿皮车’取消了真是有些怀念。”他感慨道,自己坐火车20多年了,坐过绿皮车、普快、特快、直达、动车,见证了铁路的快速发展。

涉县号

绿皮车满载着我们那些年的记忆,对于车站工作人员来说,服役时间最长的“绿皮车”承载了他们的记忆和情愫。穿行涉县与天津20来年,4481/2次“绿皮车”退出历史舞台!

绿皮车

你坐过这趟车吗,原来一趟天津到涉县天铁的通勤车,跨越河北省的最远最贵的绿皮车。到涉县仅需8.5,到天津仅需40块钱的4481/4482,4月15日4482最后一班,一趟40块钱就能从邯郸到天津的绿皮车。一路走好。纵然承载着一代人青春记忆的绿皮车即将离开,但记忆永远会在!

天津—涉县

啤酒饮料矿泉水,瓜子花生八宝粥啦啊,腿收一收了啊,多么熟悉的叫卖声。

车厢

4481/82次列车为天津、德州、石家庄和邯郸等地的老百姓已经服务了26个年头。每天早上7点,列车从天津站始发,全程运行13个小时,经过大大小小26个车站,平均每20分钟就要停一站。列车月平均发送旅客100多万,在这26年里累计发送旅客将近3.1亿人次,为天津、河北百姓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

火车道

多少的回忆

多么熟悉的场景

4481

如果故事能杀人,那我的笔下寸草不生。如果文字能救人,那我的句子救赎无数。

检票口

进站口

“绿皮车”在铁路线上奔驰,人来人往。它带着依恋,带着回忆,走进历史,驶向远方……

此情可待成追忆,再见了,4481绿皮车!

说到“绿皮车”,它曾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起起落落,更是承载了无数人的回忆,曾经坐绿皮车的旅程,你还记得吗?

天津至涉县4481次绿皮车并未真正离开,它更换了一种方式带旅客出行,天津至涉县4481次列车通过此次调图,去到更远的地方。

天津至涉县4481次绿皮车升级后,车次也变更为天津至潞城K7703次列车。

涉县火车乐园

随着高铁技术的发展,绿皮火车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一个时代印记。“火车乐园”以复古和怀旧为主题,让“绿皮火车”从历史开进了现实,为人们带来慢旅行的别样乐趣。

火车乐园

“火车乐园”就在东山脚下“太行天路”的进山入口处,远远就能看到停靠在路边的一列绿皮车。

火车站模型

旧铁轨、老枕木,似乎满载着沧桑往事。一节节车厢都改造成了餐厅、酒吧,游客可以坐在车厢里的火车座上怀念往日的时光。

一代神车4481/2(天津--涉县)一路走好!

4481/2累计开行三十二年,最终也阻挡不了时代的脚步。作为服务天津铁厂职工的绿皮车,作为华北运行里程与时间最长的绿皮车,作为在高铁、空调车时代最后的一抹和谐的绿!别了4481/2!别了,和谐的绿皮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