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省有哪几个地级市?
截至2017年底,湖北省共有13个地级行政区,包括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
12个地级市:武汉市、黄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阳市、鄂州市、荆门市、孝感市、荆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
1个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扩展资料:
湖北,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因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地跨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6′47″。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东西长约740千米,南北宽约470千米。全省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1.94%。最东端是黄梅县,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来凤县,最北端是郧西县。
湖北省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
我是湖北人,不百度就能说出来,湖北的地级市有襄阳、宜昌、荆州、孝感、黄石、十堰、黄冈、荆门、鄂州、随州、咸宁共11个地级市,还有恩施州是一个地市级的民族自治州。
除了这12个地级单位之外,还有武汉是副省级城市;神农架林区是省直管的区域,也是县级行政单位,一把手比照副厅级管理;天门、仙桃、潜江是省直辖的县级市,一把手的管理权限上也略高于一般的县级市、比照副厅级管理。
回答完毕!
二、现在湖北真的敢去嘛?
作为一个武汉生活工作的武汉人来说说,现在每天正常上下班,全市近期进行了大规模全社区的筛查,筛出了无症状感染者并进行隔离,并未出现感染转确诊的病例,说明无症状感染者是前期感染并自愈获得抗体免疫的,对无抵抗力的非感染人群来说其并无传染性。整个武汉市仍然明显减少了原来的娱乐场所的活动,电影院和ktv及部分餐饮出于安全起见仍未开始营业,任何进出场所都是需要扫二维码的,绿码可通行,并且一并显示排查的核酸检测结果。截止目前持续一段时间无新增确诊病例,武汉如此,湖北省内其它县市管控也如此,所以不用担心湖北不安全,以我们武汉市民的生活经历告诉你是安全的,灵秀湖北欢迎您!
我是湖北人,湖北渔米之乡,千湖之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一个小小的疫情改变不了湖北的面貌,更影响不了人身健康。唯一能变的就是人们对湖北的认识,因为疫情而发生了不应该的看法。现在疫情已尽,形势一片大好,放心来吧,湖北欢迎你!
三、湖北有什么特色?
湖北的特色有热干面、精武鸭脖、武昌鱼等等。
以下是这三样特色美食的详细介绍。
1、热干面
热干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是湖北武汉最出名的小吃之一,有多种做法。通常以油、盐、芝麻酱、色拉油、香油、细香葱、大蒜子、萝卜丁,卤水汁、生抽为辅助材料。其色泽黄而油润,味道鲜美,由于热量高,也可以当作主食,营养早餐,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
2、精武鸭脖
精武鸭脖是湖北武汉最有名的传统小吃之一,因为起源于汉口的精武路而得名。精武鸭脖是将川味卤方改进后用在鸭脖上,具有四川麻辣风格,香味扑鼻,口感刺激,鲜美无比,所以很快成为了武汉人喜爱的名小吃。
3、武昌鱼
武昌鱼体形呈扁平状,背部隆起明显,头和口均较小,上下颂无角质物覆盖,大多分布于长江中游的几个大中型湖泊,主要产于湖北。武昌鱼具有能在池塘中产卵繁殖、成活率高、生长较快、容易饲养和捕搜、含肉率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味道鲜美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和养殖者的喜爱。
湖北武汉早餐(武汉人叫过早)有热干面、糯米包油条、面窝等是特色。有臭桂鱼。洪山的菜薹。堤角的牛系列(什么牛脖,牛骨头等)
新洲的蘑菇,梁子湖的螃蟹,洪湖的莲子、鱼虾,孝感的米酒、裤八哥(一种菜名),襄樊的大头菜,鄂州的武昌鱼。
四、湖北人今年适合出门旅游吗?会被隔离吗?
现在处于非常时期,不仅仅是湖北地区不适合出门远游,其他地区也应该注意这种大面积人员接触,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命是自己的,真的被感染了,首先被危害的也是自己家人,孰轻孰重不言而喻了吧
您好!非常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关于湖北人今年是否适合出门旅游我给出以下几个观点:
1. 湖北4月8日已经解封了。而且凭健康码可以去到其他地方工作、生活。从武汉解封那一刻起,就说明武汉疫情已经控制住了。而就目前病例增加情况来看,武汉情况非常乐观,已经不再是灾区,现在放行的人们都是可以享受平等待遇的。所以必要的时候,湖北人还是可以就近旅游的。
2. 现在新冠疫苗已经研发出来,正在各阶段临床经验中,还没大范围应用于人类身上,而且特效药还没有出来,加上国外疫情现在尤其严重,中国也不断的在有输入性病例。所以我们还不能完全控制新冠肺炎,预计到2020年年底疫苗才能投入使用中,所以建议包括武汉在内的所有地方的人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先不要外出旅游。
3. 对于今年疫情当有时刻,国内旅游尚不太适合进行,国外旅游更加不适合。现在好多国家都暂停国际航班,采取封国措施,所以中国人进入国外难上加难。另外,不是迫不得已,请千万别去。中国疫情严重的时候,武汉人已被国外人列入重点防范的人群。在疫情不能完全控制住的时候,这个观点很难改变。所以不管去哪个国家游览,武汉人今年都是不受欢迎的。所以请克制一下自己的欲望,等明年再去大范围游玩吧!
希望以上回答能帮到您!
五、湖北的简称为什么放弃了''楚''字,而选择了''鄂''字?
本人深耕地方史,还是由我来回答吧。网络传言并无实据。网上最流行的说法是湖南、湖北两地争用“楚”字,干脆两省都不得用楚字。这个解释有点想当然,浮于表面。
首先这些争论并不见于史书记载。这说明即使有争论,其范围也不广,影响力也不大。
其次,假如两省相争,有资格让两省都不得用楚字的,一定是两省的上级,可能是湖广总督,可能是朝廷高级官员,也可能是皇帝亲自决定的。但同样的是不见于历史记载。
最近看到大佬何解毒对地名的考证,深受启发,何大佬的解释是目前所见最靠谱的,有兴趣可以搜他的视频看看。不过何大佬对此事的考证过于简单,有些问题没有说清楚,本人深耕地方史,认真查了下这方面的资料,算是对何大佬简短考证的一个补充吧。
湖广省自称楚省,毫无争议在明代,只有湖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就是我们常说的湖广省,包括现在的湖南、湖北两省。这里就是楚国的核心区。
虽然现在的淮河流域曾经有楚国首都,楚文化繁盛,”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豪言壮语也应该出自淮河流域。但淮河流域有自己的文化传承,没有自称楚省的习惯。
所以湖广省自称楚,毫无争议。明代的湖广巡按钱春,就有奏章称:楚省困惫。如下图:
湖南、湖北分治后,开始分别称湘、鄂到了清康熙三年,湖广省分成湖北省和湖南省,两省有湖广总督、湖北巡抚、湖南巡抚三个官。
起初大家都自称楚省,如湖北巡抚恒文上书:“运省之益谷,以备楚省之积貯”,湖南巡抚李世杰的奏折:“查明楚省”等字样。
但总有公文要提及湖南湖北两省,在这种情况下,湖北称鄂,湖南称湘。如清代做过湖广总督的官文曾经奏章:“奏为续拨鄂步队驰回湘省,以厚兵力而资刘辩并前调水师马队……”
从这个脉络来看,湖北称鄂,确实是为了与湖南有所区别。但我觉得还有些问题需要补充说明:
清康熙三年后,楚省仍大量使用,大部分指湖广总督辖区如《平定三逆方略》《平定两金川方略》,是官方编修的文件。其中:
卷二:顷侍卫阿尔赛自荆州驰还,奏称彼土邻近居民震恐,尔等兼程驰赴,能早到荆州,则兵民可安,然勿以行急,致使马疲,仍宜酌量以行,倘楚省告警,则简巴马速行,俟到荆州之后,即诸将及绿旗官兵马匹足供尔兵骑乘,亦可保固地方矣。
卷三十二:命大将军安亲王岳乐遣兵守醴陵。岳乐奏:醴陵,江楚接壤要地。
看当时的语境,卷二的楚省似乎可以解释为湖北省,卷三十二的楚省似乎可以解释为湖南省。但这里最合理的解释是湖广总督的辖区。
清代《湖广通志》,书中多次提到楚省,也是指湖南、湖北两省。
湘省、鄂省主要是为了区别湖广总督管辖的楚省所以在清代,湖广这个概念并没有消失,湖广总督仍然要以楚省自称。这时候湖南、湖北再称楚省,难免与湖广总督的辖区混淆。
如:《清史稿兵志》记载:
开厂后,常年经费,由湖北筹办。旋由湖广总督张之洞覆陈:“鄂省开厂后,督饬洋匠,悉心考求”。
张之洞做为湖广总督,若上表讲楚省,一般人会理解为湖广总督辖区,包括两省。而筹办兵工厂一事,仅有湖北省负责,湖南省不负责,所以他此时称鄂省最佳。
反之,湖南、湖北巡抚上奏,自称楚省,确实有先例,但是容易产生疑惑,甚至抢了湖广总督的台词。在这官场是不太适合的行为,经历的次数多了,湖南、湖北两省巡抚自然会意识到自己的混淆与冒犯,不再称楚省了。
此事终清一朝,似乎都无官方规定,只是一种官场的规则所致。
至清末电报的出现,延续官场的习惯,称湘、鄂二省,是水到渠成的事。
鄂省这个称呼在元代已有元史卷十四:
荆湖行省阿里海牙上言:“要束木在鄂省勾考,岂无贪贿?臣亦请勾考之。”
要束木在荆湖行省考核官员的时候,吃拿卡要,所以阿里海牙上书要求严查要束木。这里用的就是鄂省。当时的荆湖行省,应该沿自宋代,看宋代的荆湖南路和荆湖北路,此区域称鄂省其实不太恰当的,是以驻地代省名的老习惯所致。
岳飞受封鄂王,为鄂字增加了光辉鄂,源自古鄂国。最早应该在山西一带,一路南迁,到随州建立鄂国。因不服周王室管辖而被灭国,余部迁到了南阳,为西鄂国。这时候在鄂东南也有一个鄂国,有人认为这也是随州之鄂的余部,有人认为他们就是土著鄂国,与山西之鄂不同。若是细说又是一篇文章。
湖北简称鄂,源自古鄂州,现在的武昌一带。而鄂州则源春秋时代的武昌附近的古鄂国。这个古鄂国被华夏视为南蛮。所以鄂字似乎不太光辉。
但自从岳飞被追封为鄂王,由岳武穆的加持,这个鄂字也不算差了。
岳飞为什么被封为鄂王呢?是不是朝廷故意拿一个差的名字封给岳飞?应该不是。
宋宁宗千金市骨,册封岳飞应该是比较诚心的。
但宋朝的赵德芳、赵元佑都被封过楚王,王安石被封为荆国公,襄、邓这样的国名也早被占用。
岳飞生前长期驻守的荆湖一带,确实只有鄂王这个封号比较合适了。
岳武穆以其无以伦比的光辉,掩盖了鄂字的南蛮色彩,所以湖北省称鄂,似乎也不算差。
为什么不用荆字,原因有二:其一:驻地在武昌,省简称为荆,容易和荆州府混淆。现在的湖北人都习惯用荆楚大地来称呼湖北。当时为什么不用?原因是习惯,省府驻地名来指代全省,乃是习惯做法。
但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避免误会。要知道现在的荆州长期都是省府级别驻地,比如荆州州治。清代江陵是八旗军驻地之一,政治地位并不算低。
省府在武昌的情况下,再用荆指代全省,容易产生一定的误会。
比如某总兵率军队开赴湖北,听湖广总督或湖北巡抚指挥,参与某场战斗。总兵上报称带兵赴荆,会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去了荆州,去跟荆州驻扎的旗兵汇合。但假如上报称带兵赴鄂,就不会有这样的误会了。
所以湖广巡抚用鄂而不用荆,是很自然的一种选择。
其二:荆舒是惩,这是一个不太好的典故“荆舒是惩”这句话出自《诗经》,意思是要征伐荆、舒这样的落后国家。
王安石曾经做过舒州通判,被封舒国公,似乎还不错。但是不久又被改为荆国公。当时人都觉得是那些保守派(所谓正人君子)借“荆舒是惩”这句话来敲打王安石,讽刺其胡乱改革,扰乱朝政。
网络时代,这首诗曝光率不高,但明清的文官非常仰慕宋代那批大文豪,所以他们对这个典故应该很熟悉,在用荆还是用鄂这个问题上,“荆舒是惩”这个典故会在他们脑海中一闪而过吧。
《范蜀公挽诗》也借用了荆舒是惩这个典故
个人感觉,湖北官员不愿意用荆字,多少有点这方面的原因吧。
以上是在@何解毒 大佬考证的基础上,我个人的一点猜测。本人的阅读面也不算太广,有些也是靠检索而来的。若有什么疏漏,还请多批评指正。
不是放弃了楚字,而是因为鄂字更加名副其实;称楚未免夜郎自大不自量力! 湖北方言中,楚与丑同音字,选择丑字有点儿不近人情!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楚国比现在的湖北省大多了;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是七雄之一;楚国国君芈姓熊氏;
楚国最早兴起于丹江流域的丹水和淅水交汇的淅川一带,公元前223年亡于秦国;
楚国全盛时期的范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湖北、湖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贵州、广东部分地区——很显然,如果湖北省继承了这个衣钵就有点过分了。
再来看鄂这个字。
春秋时期,楚王封儿子熊红的封地就在鄂州;为鄂王;并且修筑了鄂王城,今天湖北省的简称“鄂”由此而来;
公元221年,吴王孙权以“吴越之从,三江之固”拔剑辟石,在这里告天称帝,取“以武而昌”之义,称鄂县为武昌,定都于此;
因此,湖北省简称鄂有根有据;不仅如此,还有一个武昌城作为佐证。鄂,显然更加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