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音标最早是在1886年,由语言学家保尔巴西所带领的一群英国和法国语言教师基于教学与研究上的需要,在国际语音学协会的赞助下开发出来的,于1888年公布。最早的国际音标是根据斯威特制订的的罗马字母,但之后它又经过数次修正,其最后一次的版本是在1993年,并于1996年又更新一次。每次修改都刊登在《语音教师》上。2005年国际音标新增符号V代表唇齿弹音。
保尔巴西
Paul
Édouard
Passy,(1859-1940)法国语言学家,
1886年国际语音学协会的创始人,参与了国际音标的研究
国际音标(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简称 IPA),早期又称万国音标,是一套用来标音的系统,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由国际语音学学会设计来作为口语声音的标准化标示方法。国际音标的使用者有语言学家、言语治疗学家、外语教师、歌手、辞书学家和翻译学家等人。
按照国际音标的设计,它只可以分辨出口语里下列音质的对立成分:音位、语调以及词语和音节的分隔。若要表示诸如咬牙、咬舌和由唇颚裂所发出声音的音质,则有另一套获广泛使用的国际音标扩充系统(由国际语音学学会设计)。
直到2007年,国际音标共有107个单独字母,以及56个变音符号和超音段成分。国际语音学学会偶尔会增删一些符号,或者修正某些符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0度啤酒真的没有酒精吗?
下一篇:必喝的进口啤酒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