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江苏盐城的名字由来是什么?

来源:www.homebrew.com.cn   时间:2022-06-22 12:36   点击:259  编辑:admin 手机版

论证:盐与盐城

标签: 历史 旅游 收藏 文化 盐城

《史记》记载,东南有海盐之饶,指的就是盐城。盐城,位于我国江苏省的东北部,濒临黄海,海岸线曲折绵延,因为繁荣的盐业而得名。在该市的兴起和变迁中,盐业的兴衰对其影响极为重要。(盐价值举例:1、2000多年以来:草木灰都是最重要的脱水工具,含丰富盐分的海水被草木灰多次浓缩以后,成为卤水,被引进锅炉房。2、中国人开门有7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农耕年代,其他6种必需品都可以自给自足,惟独盐是不得不购买的商品,中国最古老的商人,恐怕就是盐商。特别是两淮盐商,是清代前期最大的商业资本之一,其声势之显赫,到达顶点,成为两淮盐商的黄金时代。)中国历史上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两淮盐,天下咸”。两淮,即指中国著名的河流淮河的南北,盐城地处淮河以南,是重要的产盐区,生产的盐称为淮南盐。中国史书也有这样的记载:“东楚有海盐之饶”,“国家经费,盐利居十之八,而两淮盐独当天下之半”,所有这些都说明了盐业是中国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和经济命脉,盐城一带是盐集中生产基地和中转集散地,盐城历史上就是盐业繁荣、经济发达的地方。谈到盐业的辉煌,就不能不使人想到一个人。2100年以前,盐城一带是皇帝刘邦的亲戚吴王刘濞的封地,刘濞靠煮盐获利,日渐富强,后拥兵叛乱,挑起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由于盐城的盐产量太大,举国上下无可替代,从而奠定了盐城空前的战略地位,几乎左右朝局。《宋史》记载:北宋全国的赋税,盐利占到一半!南宋时期更占到全国总收入的83%,南宋半壁江山维持152年,经济上主要靠盐业支撑。明清两朝,两淮盐业更达到极盛,清朝嘉庆年间《两淮盐法志》记载:山海天地之藏,其有关于国计民生者,盐课居赋税之半,两淮盐课又居天下之半。煮海之利,重于东南,两淮为最,并有两淮盐赋甲天下之说。盐城很有名气的鲍氏大楼,它被完整保存在东台县安丰一条街上,鲍氏大楼在当年是很有名气的。富安的明代古建筑群,依然保存着安徽皖南的建筑风格。无论是精致细腻的砖雕,还是正方形的天井风格,仿佛都留有盐商文化的印记。这还是一个专门为贩运淮盐而建设的大钱庄,巨大的吞吐量,再加上有水匪,已经不足以用现金来结算,由于盐商的雄厚财力以及盐税在国家收入中所占的地位,汇兑事业也迅速发展,淮南淮北生意好,安丰新添会票人。钱庄、当铺都相当发达。盐商虽然在扬州,但结算却在盐城。盐城的盐景古朴而美丽。从最原始的“烟火三百里,灶煎满天星”,到后来连绵的“盐山”,勤劳的祖先不断改造着自然,创造着美好的生活。不知从何时起,这里终年有美丽的“雪景”、袅袅的炊烟和忙碌的盐民。“串场河”上拥满熙来攘往的盐商、川流不息的盐船……农历四月初八,每逢这一日,很多村子要举行庄重的祭祀太阳神的仪式。对于盐民来说,祈祷太阳就是祈祷丰收,期盼天地间的温暖。为了表示对太阳的敬重,今天排头村组织了18支唢呐,并花钱专门从县剧团请来了歌舞班子。盐业与范仲淹盐城有片巨大的海滩叫做草堰场,它坡度平缓,河网密布,拥有梦幻一般广阔无垠的芦苇荡和大沼泽。它地势低平,海水常常倒灌,酿成灾难,当地人称为鬼沼。北宋年间,在这里做盐官的范仲淹以排山倒海的气魄,组织4万民工修了一道大海堤,把滔天的海浪挡在了外面,这条海堤今天成了204国道,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先人,这道海堤就被命名为范公堤。在一望无际的滩地上,雄伟的堤身宛如一道海上长城,抵挡着潮水的涌入,百姓誉之为“捍海堰”。海堤建成后,随即产生效益,当年秋收丰盛,三千户流民得以定居,渔盐各业复苏兴旺。后人曾有大量诗作赞颂范仲淹的历史功绩,如“海水有时枯,公恩何日已”等。盐城古代有许多运盐的河道,将盐由水路运往南北。1027年,为筑堤取土形成了一条贯穿南北的人工运河,因它连接“范公堤”沿岸的十几个盐场,故被称为“串场河”。悠悠“串场河”不仅是盐城运盐的大通道,更犹如串着珍珠的彩带,将从南到北的盐韵古风、人文景观连成一脉。范公堤和串场河一衣带水,范公堤是父,串场河为母,这条古老的“母亲河”,承载并见证了盐城盐业的繁荣兴旺,记载了历史的沧桑。范公堤和串场河一衣带水,形成犄角之势,就像两把大锁,为盐城的兴旺发达提供了双保险。范公堤锁住了海潮,使长期流离失所的老百姓又重建家园;而有了串场河这条沟通南北的水上动脉,水运交通更加便利,盐与其他物资的交流也更加兴旺,北宋时盐城每年产盐达到100万担,运盐船日夜穿梭在大大小小的港汊,旅馆里住满了来自四海的盐商,声势浩大。盐城真的成为了一座盐城。公元13世纪,马可波罗漂泊万里抵达太平洋西岸的中国,从东台县登岸,沿着串场河一路北上,惊奇地发现满地雪花般的盐,他在他的游记中由衷地赞叹东方盐城的富庶和繁荣。但是,盐城的盐不仅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而且孕育了灿烂的盐文化,尤其是盐民们的坚忍不拔,不畏艰辛和团结协作的性格,凝聚成了个性鲜明的盐城精神。海浊浪翻滚,大运河涛声依旧,共同演绎着盐民煮海为盐的不朽传奇!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留下了一部盐的乐章,至今余音绕梁。祝你,事业顺心,年年囿余盐城因盐得名,东晋安帝义熙七年(公元411年),“更盐渎名盐城”,此为现名之始,还因城池似瓢以及以瓢赐食韩信的传说,又名瓢城。盐城已有2100多年的建县史和1600多年的建城史。 海盐博物馆  周代以前为淮夷地,西周初年,鲁侯伯禽南迁奄民,部分奄民定居于此,成为盐城早期拓荒者;周代,淮海维扬州,故属扬州;春秋时属吴、后属越;战国时属楚;秦代属东海郡;西汉初为射阳侯刘缠封地。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廷将古射阳县(今宝应县一带)东部靠黄海部分单独设县,因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到处是运盐的盐河,置盐渎县,属临淮郡,东汉属广陵郡,这是盐城置县的开端。三国时属魏,废县制;西晋又复县制属海陵郡。东晋义熙七年改称盐城沿用至今。 盐政衙门  盐乃五味之首,古税之源。海盐历史悠久,传说远古时期“宿沙氏初作煮海盐”(今宿迁即得名于此);“尧曾命禹治水以盐作贡”。春秋战国时,吴、越、楚国沿海地区的海盐生产已初具规模。西汉时,“东海之濒也,广泻者延袤数百里皆厥卤也”。以扬州为统治中心,辖区东至大海的吴王刘濞,“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此吴王所以富国强兵而抗汉室也”。  汉代,海盐由封建政府或贵族豪强置办生产资料,招收沿海之民和流放之人制作。唐后期在产盐区设监院,派原制盐户和游民承办官盐,免其杂徭,称亭户。五代后,制盐户除亭户外,并称畦户、灶户、锅户、井户、铛户、盐户。宋起,盐户或灶户渐成各种盐户的通称,盐户壮丁称盐丁或灶丁,给予卤地草荡和制盐工本,所产食盐作为税课征收。对盐民实行强制性的严格管理,盐民丧失了直接经营和任意开发盐业的自由,被编为特殊的户籍“灶籍”,规定“惟灶丁为世业”,并受到严格的人身控制。清代仍保持盐籍,灶课已在“摊丁入亩”法实行后并入地亩征收。但对盐民的控制甚严,雍正六年(1728)在两淮盐区首行“保甲法”,继而又定“编查法”,定期编定灶籍,清查灶户。 盐政衙门旧址  汉武帝时“笼天下盐铁”,在全国各地置盐铁官署,实行盐铁官营。今盐城一带“东有海盐之饶”,“煮海利兴,穿渠通运”。这里既是海滨的渔业集散地,又是淮东的盐产、盐政中心,农商也有发展,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并征收盐税,在此设置了盐铁官署,并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设置了盐渎县。盐渎就是盐河之意。《后汉书?百官志》言:“郡县出盐多者置盐官,考盐渎以产盐得名”。到东晋时,盐渎县盐业繁盛,“环城皆盐场”,安帝义熙年间“更盐渎名盐城”。  隋及唐前期,盐政事务多由地方管理。自榷盐法实行后,盐税作为专卖收入而独立,唐后期由度支、盐铁二使管理全国盐务,并在地方设置场、监、院等分支机构。境内有海陵、盐城二监。时“盐城有盐亭百二十三所”,年产盐达105万石(时1石120斤,1斤相当于今596.82克)。 盐政衙门旧址旅游景区夜景  唐政府在全国所收盐税“岁得钱百余万,以当百余州之赋”。“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宫闱服饰、军饷、百官禄俸,皆仰给焉”。淮南盐税约占全国盐税之半,而盐城盐税又约占其半,可见盐城经济地位之重要,故在地方志中有“巨邑”、“上县”之称。  宋初,在东南盐区设提举盐事司管理盐业产销。下设分司,各辖盐场。范公堤的修筑,“有束内水不致伤盐,隔外潮不致伤稼之功用”,盐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真宗时(998-1025),境内二监年产达107万石以上,仍为淮南产盐之冠。  元末,广大盐民身处滨海荒滩不毛之地,栉风沐雨,割草积薪,煎煮烘灼,终年辛劳,处在社会最底层。清田北湖在《说盐》一书中,写盐民“裸居而草衣,胫肘生盐皆成咸肉……,自盐商视之,曾不若犬豕与牛”。沿海民谚说盐民“生在海头,晒煞日头,压煞肩头,吃煞苦头,永无出头”。盐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走之四方”,盐民的反抗和暴动史不绝书,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当属纵横江淮吴越14年之久的张士诚起义。 盐商会馆  张士诚(1321年-1367年),小名九四(元朝统治者不许汉人取正名,只能取数字代名,如朱元璋原名重八),泰州白驹场(今属盐城大丰区)人,为“泰之白驹场亭民,以操舟运盐为业。少有膂力,无赖,贩盐诸富家,富家多凌辱之,或勿酬其值。弓兵丘义者,屡窘辱之,士诚不胜愤。癸巳(1353年)正月,遂与其弟士义、士德、士信结壮士李伯升等十八人”,在界牌头北极殿歃血盟誓,举起了造反大旗,这就是当地民间所称的“张士诚十八条扁担起义”。张士诚兵锋所向,势如破竹,克兴化、破高邮、建大周,切断了元廷的大运河漕运,粉碎了号称百万元军的围剿。继而横渡长江,进据平江(苏州),迅速控制了大江南北的大片地区,其“财富甲兵雄于四方”。清代学者顾祖禹说:“元之复亡,未始非士诚先据平江,竭彼资储之力也”。 张士诚墓  张士诚在朱元璋和元廷的进攻下,曾一度接受元廷的封爵,后又自立为吴王。在旧官吏、旧知识分子地主阶级思想的侵蚀下,张氏兄弟及其将领们迅速蜕变,走上了腐化堕落的道路。史载“本皆起于寒微”的“士诚兄弟骄奢淫逸,懈于政事”,忙于大兴土木,修建宫楼,“招延宾客,日夜歌舞自娱”;从草堰、白驹来的高级将领们也“多拥兵众为富贵之娱”。平江“城中资粮尽罄,一鼠至费百钱。鼠尽至煮履下枯革以食”,尚坚守10月有余。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城破,士诚命后妃登齐云楼自焚,“三百红妆同日死”。他自己自杀未成,被俘后“宁死羞作归义侯,闭口不饮建业水”,押送应天府(南京),整天闭目、不言、不食,被朱元璋下令“御杖四十而死”(亦说自缢而死)。  张士诚出身贫苦,深知盐民疾苦,提出“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把人民“饥欲食,寒欲衣”当作“道”。还设想了“务本”、“节用”和“均分”等改革社会的措施,针对家乡“灶产不均贫者多失业”的不平现象,提出了“均分”草荡土地的主张。张士诚败亡、明朝建立后,朝廷曾对苏杭一带课以重捐。张士诚为人宽厚多仁,赋税轻敛,因此吴人对他颇多怀念。至于明人书中对他的多种指斥,多不属实。张氏属下贪纵,但并不残暴,也未滥杀民众,加之吴地殷富,即使东吴官员爱钱,也不是刮地三尺那种贪残。反观朱元璋,恨吴人为张士诚所用,他取大地主沈万三家的租薄为依据,格外加赋,高达每亩实粮七斗五升,数年时间吴地中小地主消灭殆尽。明朝人贝清江记载说:“三吴巨姓……数年之中,既贫或覆,或死或徙,无一存者。” 苏州等地多为“张九四”立祠,何山公园内张王庙现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当地人一直很怀念昔日张士诚轻徭薄赋的仁德,每年阴历七月三十日拜庙焚香,托名为地藏菩萨烧香,实际上是烧“九四香”。  苏州北寺塔现存张士诚纪功碑,亦名陵平造像碑、张吴王纪功画像石刻,又称报恩寺石堪造像,1957年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据《吴门表隐》所载,此碑为元末江南富豪沈万三所置。近代金松岑等学者对图中冠服器物作索隐考证,断定其为元代雕刻,并认为刻的是至正十九年张士诚迎接元使伯颜的场景。 张士诚塑像  元明两代,在扬州设两淮都转运盐使司,统辖苏北13座盐场。清代,设盐政、盐场设盐使。民国初,两淮设盐政局,衙署旧址位于盐城市区。因海盐成本高,渐兴矿盐和井盐,境内63家盐垦(垦殖)公司相继开发滩涂,种植粮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境内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盐区,通过接管旧盐务机构,扩大产销,征收盐税,为支援战争和巩固发展。新中国建立后,两淮盐务统归中央财政部盐务总局管辖,成为名副其实的“华东银仓”。灌东、新滩两座盐场面积200多平方公里,权属及区划调整后,作为国家级海洋循环经济示范区和海江河联动发展示范区核心区,位于江苏滨海新区区域内。 海盐碑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