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什么时候与酒结缘?酒桌上都是酒肉朋友这句话你怎么看?

来源:www.homebrew.com.cn   时间:2022-06-20 09:57   点击:172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你什么时候与酒结缘?酒桌上都是酒肉朋友这句话你怎么看?

1986年当时16岁的我初中毕业之后,没有选择继续读书,而是随父母回到了老家吉林省扶余县。现在已经改名为松原市。

那是记我9岁记事之后得第二次回老家。人生第一次品尝到了酒的滋味。同时也感受到了老家人们的真诚、善良,热情,淳朴。那是真认亲呢。他们认为已经16岁了,也算男子汉了。必须得喝点儿白酒。几次之后也觉得自己有点量了,时不时的就喝多一次。吐的那叫一个难受啊。

19岁时回到自己黑龙江的家,和父母一起开了个饭店。这时就不喜欢喝白酒了,一天喝一瓶啤酒。顺便和朋友们说一句,白酒绝对影响记忆力。我不喝白酒,那几年脑力绝对好使。到市场买菜从来不用计算机,买菜算账从来不出错。

言归正传,我从来不愿意结交一些什么狐朋狗友,在一起吃吃喝喝。20~30岁的时候,和几个谈得来的朋友还有家人喝点小酒。30~40岁的时候,和同学,要好的朋友,家人一起喝酒。40岁到现在酒桌上的基本都是真心的朋友和同学。偶尔有几个外人也是场面上的事儿,应付一下也就各奔东西了。真心的朋友不用喝酒也会互相帮助。但喝酒也确实能增进彼此的感情,没事与朋友聚一下,确实是一件好事。朋友是路遥知马力,有事儿见真章。朋友之间帮忙之情谊,不帮忙是本分。我的理解就是酒桌上酒能促进感情,但不一定都能解决事情。以上全是我个人的见解。大家有不同意见可以留言

以上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马上删除。

我是上小学三年级,大概也就9岁吧,去参加一个姨的婚礼,在酒席上喝葡萄酒喝醉了,在回家的拖拉机上睡着了。

小时候家庭不富裕,夏天家里面就备很多啤酒,老爸干完农活就回来喝瓶啤酒,吃几个变蛋。有一天我很渴,刚好爸妈不在家,就打开了一瓶,最后把一整瓶都喝完了,躺在沙发上睡了一下午。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我把老爸的20多瓶啤酒喝完了,当时我才11岁[流泪]。

酒桌上都是酒肉朋友,这句话我不太认可,因为喝酒是一种文化,非要给它很多附加条件,那就不叫喝酒。

二、你如何看待大连瓦房店这座城市?

大连,瓦房店。

本人虽然是大连本地人,但是,去瓦房店的次数不少。想当年,我的小姑和小姑夫就在瓦房店住了几十年,我也因为这个原因,小时候去过几次瓦房店。

说一下本人对瓦房店的印象吧

第一,位置重要;

瓦房店市曾经叫做复县,是大连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虽然是县级市,但是,瓦房店给我的感觉却不像个县市级。

本人当年坐火车就有感受。一般的旅客列车的,大连地区一般停三站——金州,普兰店和瓦房店,而这三站中,瓦房店站的停站时间最长,上下车的旅客也最多。经常会看到很多的旅客上下车。

这个三个火车站中,瓦房店火车站无疑是最大的。当时,金州火车站尚未改造,普兰店火车站面积不大,只有瓦房店火车站那是相当的大啊。

除此之外,瓦房店站也是相当的重要。大连始发的列车有很多瓦房店预留车厢,甚至有的列车不停普兰店,但是,瓦房店站几乎必停。

第二,历史悠久;

大连市内所谓的历史建筑大都是近代史时期的建筑,而瓦房店则有古代建筑。尤其是其境内复州古城历史很久远,保存得很不错。这点,大连城市规划展示中心中已有相关的沙盘模型进行佐证。还有横山书院,也有悠久得历史。

第三,工业能力强大;

瓦房店市虽为县级市,但是,却拥有重工业和轻工业,这点可是相当了不起的。着重要说的是:瓦房店的重工业和轻工业是早已有之的,和现在很多县级市搞“招商引资”吸引的工厂不是一回事。

瓦房店市有瓦轴这样的著名的重工业企业;

除此之外,瓦房店还曾经有纺织厂,瓦纺当年的名气可是和大连市内的大纺差不多;

瓦房店在那个年代还制造过客车,比如下面这两款

这两款大客车可能老大连人会有印象。

单机的那辆在瓦房店应用的很广,经常被用在瓦房店周边的长途客运线路上,大连市内有时也能见到。

铰接那辆当年在大连市内的很多公交线路中都有使用。

除了这些外,瓦房店还制造过机床。我记得我们单位就有一台立式车床就是瓦房店制造的。

还有瓦房店的金刚石矿那可是很出名的。

第四,瓦房店在大连各大县市区中,人口可能是最多的。

在大连市内工作的人中,排除外地人,大连周边县市区,来大连工作的人中,瓦房店人几乎是最多的。一般,长海县因为交通的原因比较少,金州和旅顺也比较少。普兰店,瓦房店和庄河比较多,而这三个县级市中,又以瓦房店的人最多。

可能因为瓦房店因为上述特点,甚至被某些人称为“大瓦国”,几乎都可以独立成为地级市了。

总结一下:瓦房店市是大连所辖的市郊各区县和县级市中实力最强的,人口最多的。作为一个县级市,能达到这点是很不一般的。

对瓦房店印象最深的就是瓦房店的公园名称了,起得那是相当直接,四大公园分别命名为:东山公园、西山公园、南山公园和北山公园。几座公园都是市民休闲的好地方。

在以前,工业上,瓦房店最出名的就是“瓦轴”了,所以有轴承之乡的美誉,全国很多的轴承厂当年都是由瓦轴援建的。

说到历史的话,辽代曾经在瓦房店地区设立扶州,把被征服的渤海国的扶余城人都迁到了此处,并取了“扶”字来命名此州,后来就改为复州,是大连地区最早的州之一。

位于瓦房店市中部的复州城本来是座土城,在明代才改建为石城,在清朝又由砖砌城,目前还留有一段城墙。复州城镇被辽宁省列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

在辽代有一个惯例,就是有州必有塔,复州城的塔名为“永丰塔”,高达23米,至今仍巍然耸立,是复州八景之一。

在过去,瓦房店地区的经济非常发达,明朝时,大连地区的第一个商港就是在瓦房店娘娘宫港。而且据记载,瓦房店的复州盐场是东北最早的盐场,现在瓦房店的复州湾盐场也是我国四大盐场之一,号称“中国海盐之乡”,生产的盐之中最有名的应该是“天日盐”,纯自然的盐。

要说瓦房店的其他特产,苹果算是一种,以前沈阳最畅销的是国光苹果,好一点的红元帅、黄元帅,后来慢慢变成了富士苹果的天下。还有一种特产就是红皮黄瓤的大地瓜了。

三、有哪些事情是你去东北才知道的?

我是海南黑凤梨,我来回答!

我是海南人,大学是在长春上的。从祖国的最南边去到最北边读书,看到这个问题突然感到很亲切。南北方的生活习惯差别,对互相的不太了解,确实有很多事情是我去了东北才知道的,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去了东北上几年大学,海南的我才知道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一、洗澡,对于洗澡这件事情真的是去到东北我才知道洗澡原来在这里是不一样,我们在海南时每天洗好几次的澡只能叫冲凉。记得去到东北第一次去澡堂洗澡的时候,穿着内裤走进澡堂的我是被别人当怪物看的,看着别人都是坦诚相待的,没见过这样景象的我是惊讶的。来到东北,同学竟然教我在东北怎么洗澡,原来要先冲再蒸还要用澡巾,最后才是像我们在家这样冲洗。原来洗个澡要半小时以上是这样的。现在虽然回到海南已经几年,但是经常怀念东北的澡堂,确实很舒服。还有一点就是,来到东北才知道,原来冬天在东北几天洗一次澡真的不是因为懒,而是人在那么冷的天气里真的没有洗澡的欲望,在海南每天洗两次澡的我,去到东北也冬天三天洗一次了。

二、外面的一切服务员都要以姐或者哥称呼。记得刚到东北时,去外面吃饭,用在海南的习惯叫服务员,可以叫了半天都没人理,最后招手才过来的。也没有好脸色。最后还是东北的同学说在东北服务员要叫姐和哥的。因为很多餐馆都是家庭式经营,像一家人一样,所以叫服务员会显得有些冒昧。

三、到了东北才知道,对原来大部分的东北人来说,海南就等于三亚,他们以为三亚就是海南的所有。

四、东北人会以为每个海南人都是住在海边的,并且以为海南人都是穿带花的岛服的,还有对于从海南坐火车要把火车拆开用船载出岛这个事情十分的惊讶。

五、原来东北不都是胖子与大个子。由于在海南的很多东北人的形象都是胖子或者很高的个子,所以以为东北人都是大个子。来到东北才知道,原来身边的同学普遍身高也是一米七出头,胖子也没有那么多。当然大个和胖子的比例还是比别的地方多,但是不是普遍的。

六、到了东北才知道原来凌晨三点多天就亮了而下午四点多天就黑了这是有可能的。对于从小在海南长大的我对于凌晨三点天亮下午四点天黑这个事情一直觉得很神奇。而一些的东北农村的节奏更是与天黑一样,去过黑龙家的农村同学家吃饭,下午三点半就开始吃晚饭喝酒,新闻联播都没播完就都休息了。

七、来到东北才知道,东北的冬天是很舒服的。还没来东北之前,家人一直担心我适应不了东北寒冷的冬天。但是原来东北的冬天室内只可以让你热到脱衣服的,哪怕出门也只是一件半截袖加一件羽绒服就可以了。与南方阴冷的冬天相比,东北的冬天确实是很舒服的。

八、来到东北才知道,原来在北方的他们的皮肤并都是很白的。在海南的我们,因为经常晒太阳,所以大多人都皮肤偏黑,来到这以后,才知道原来东北也有很多皮肤黑的人,甚至比我们还黑。而且东北的太阳紫外线缺失厉害,军训晒了三周的我们,脸上都脱了一层皮。不过东北的女孩子确实很漂亮,而且性格大多豪爽。

九、来到东北才知道,喝酒原来可以这样。基本都是每个人按件来算酒,很多人的酒量也是很好,特别是东北女生的酒量让我叹为观止。

十、到了东北才知道,原来他们冬天买菜真的是白菜几百斤甚至上千斤的买的,买猪肉也是上百斤这么买的。很震撼。

十一、到了东北才知道,原来睡炕会不习惯,以前看电视剧觉得外面冰天雪地在室内睡火炕肯定很爽,但是试过后我觉得,第一感觉就是太热了,记得那时候我在下面垫了三层被子睡,半夜还是热醒了。还有火炕不是像电视里那样直接在炕下面烧火的,而是在隔壁房间点火通过管道还是什么让炕热起来的。

这就是一些我做为一个在海南长大的人,去到东北才知道的事情,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只是无法一一说完。南北方的生活习惯碰撞真的很有趣。

你有什么去了东北才知道什么事情,一起分享吧。我们一起讨论一下。

我是海南黑凤梨,您的关注、点赞与评论是我最大的动力!

我是95年跟爸妈来到大连的,那时候我10岁。之前一直在上海生活,刚来大连的时候,也认为大连不是东北,因为这里跟印象里的东北完全不一样。 上学那时候应该是小学5年级了吧,在上海长宁跟爷爷奶奶住的时候,很少出区,那时候基本都是小弄堂,我们家叫新工房,没见过啥啥世面。来大连以后,真有种进城的感觉,经常看到满大街的老外,韩国日本的商社很多,跟老爸走了不少酒店饭馆,学会了吃西餐。可以说九十年代大连这座城市真的超前卫,中兴大厦二层卖玩具,游乐场,娃娃机,四驱车……友好广场姊妹楼后身一片体育用品,都是人买足球队服(当时大连万达,尤文图斯,AC米兰,曼联,国米)这几种队服最多,足球鞋叫皮足,下面钢钉的,彪马和皮而滋有一款带鳞片的280一双,当时真的是天价,我穿回上海的时候,原来的同学都很羡慕的。 扯远了,反正就是在大连生活真的不觉得大连算东北。后来大了,上大学,接触很多背面的学生,才算是真正开始了解东北人吧。,1.东北人幽默。每句话都像段子,反正跟同学在宿舍天天就是嘻嘻哈哈,很喜欢这些所谓的北面人。尤其我那个营口同学,简直是冷幽默到爆。2.东北朋友善良。打心眼的朴实,有啥好吃的就是分享,有啥困难了就是互相帮,没有那种唯我的利己主义,活的比较大气,不在乎小的得失。3.东北人高,我爸湖南人,我妈祖籍也是山东到东北的,我172在东北算是侏儒级别的身高……4.东北吃东西舒服。对于学生来说,在东北下馆子太享受,五六个人点4个菜能吃十多碗大米饭,东北最朴实的,最下饭的,最好吃的几个家常菜:大酱炒鸡蛋,烧茄子,地三鲜,软炸肉,酸菜五花肉锅。5.有暖气的冬天很幸福,出门一套羽绒服,秋衣一套,上身长卫衣下身牛仔裤,基本在大连就够过冬了。在上海过冬奶奶都要我穿毛裤的。 6.东北真的不同于想象!!这个是重点,我来大连生活了十多年,到我大学毕业工作了,才有机会北上了解了真正的东北。沈阳,省城,高楼林立繁华的很,省政府,省军区,各个方面都展示了北方大哥大的气势!辽宁的城市化水平在全国领先,小到北票这样的地方,都是干干净净,交通规划都很整齐,比我们湖南老家邵东看着都舒服。黑龙江我跑业务去的多,哈尔滨中央大街仿佛身处欧洲城市,而且步行街夏天的美女太多了,大长腿,肤白貌美,看的我应接不暇。大庆,有钱的油城!如果大庆是一个独立国家的话,我想它应该是东亚最富裕的国家!地广人希,消费能力超强。 最小的城市去过同江,接壤俄罗斯,黑龙江主要就是林业,大农场,煤矿,石油为产业,大米超级好吃的。黑龙江人交往给人感觉很踏实,跟网上直播的完全不一样!个人觉得低素质人口通过网络闹剧博吆喝,给东北地区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的误导了南方的朋友眼中的东北人形象。在这里我也想告诉南方的朋友们,东北跟网络上的不一样,没有土匪流氓,也没有满地的大哥打架,东北的主基调就是工农业发达,大米好吃,河鱼肥美,人心善良。虽然gdp低,是因为曾经大国企的精神,听党的话,计划生育做的好,(女儿在东北特别的受宠).导致三十年的今天,人口老龄化严重,年轻一带向往都市,南漂的特别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