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是通过王朝战争来走向资本主义的。 简单的说,即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在睁衫陪普鲁士王国“铁血宰相”禆斯麦领导下进行王朝战争,最终统一德国,并通过<<联邦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1848 年欧洲革命失败后,德意志各邦君主加强了政治上的反动统治。但
是,封建统治阶级已经不能完全恢复革命前的旧秩序。除奥地利恢复了君主
专制外,多数邦国保存了革命时期建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允许资产阶级有某
些政治自由和参加议会的权利。
1850 年5 月,塌缓普鲁士国王颁布了“钦定宪法”,确定了国会制度。国会
分上下两院,贵族院由国王任命的显贵组成,众议院根据财产资格按三级选
举制产生,这就保证了容克(贵族地主)和大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绝对优势。
国会有表决法案和批准预算的权力,但国王掌握行政、军事大权,并且拥有
对国会立法的否决权。内阁大臣不对国会负责,而对国王负责。普鲁士逐渐
由封建君主制转变为容克资产阶级君主制。
19 世纪50 年代后,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从1850 年
到1870 年,其工业总产值增长一倍多,重工业部门的产量每10 年就翻一番,
如煤的产量由1850 年的700 万吨增至1870 年的3400 万吨,而铁则由20 万
吨猛增至140 万吨。此外机器制造业、铁路建筑等也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在
工业与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带动下,使商业和信贷事业也日益发展壮大。同一
时期内,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关系亦有大量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地主经济向资
本主义经济转化而实现的,而容克地主也逐步地资产阶级化了。
伴随德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消除其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封建
割据状态的要求更加强烈了,统一问题再次被提到日程上来。当时德国存在
着解决民族统一任务的两种可能性,也就是存在两条道路。一条是由马克思、
恩格斯提出的,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人民群众用革命手段消灭封建地主阶级
经济政治势力,扫除封建割据,建立统一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这是一条符
合德国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道路。另一条是由普鲁士或奥地利领导的,通过
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统一德国的道路。
德国资产阶级虽然渴望统一,但他们不敢发动革命来完成这一历史任
务,他们害怕无产阶级卷入革命会造成对自己的更大威胁,而是指望能和平
地不流血地达到目的。
普鲁士和北部的资产阶级主张由普鲁士领导,排除奥地利,建立统一的
德意志帝国。他们结成所谓“民族联盟”,鼓吹“小德意志道路”。而奥地
利和南部诸邦主张由奥地利领导,建立包括奥地利在内的统一的君主国。
19 世纪50—60 年代,是德国两条统一道路激烈斗争的时间,究竟哪条
道路取得胜利,主要取决于当时德国阶级力量的对比。
50 年代末,由于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的推
动,德国资产阶级民族运动出现新高涨。普鲁士为了在普、奥争霸中取得军
事上的优势,并把日益壮大的民主运动镇压下去,1860 年政府向议会提出军队改革方案。扩充军队,增加军费。1861 年,资产阶级成立进步党,提出召
开全德议会实现统一的要求。在新选出的议会中,进步党占据多数,再次否
决了军事预算。为了打击资产阶级,1862 年,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担任政府
首相兼外交大臣。
俾斯麦是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化的容克(贵族地主)。1815 年出生于勃
兰登堡阿尔特马克的雪思豪森庄园祖宅、一个世代容克的家族。2 岁时随家
迁往波美拉尼亚的克尼帕霍夫的庄园。就其财富及社会地位而言,俾斯麦家
族并非第一流的,但是他身上却深深地打下了容克的专横、暴戾作风的烙印。
在大学期间,他受到了资产阶级的教育和影响。在1839 年他放弃了候补
文官之职,而回乡经营农业庄园。俾斯麦改变了以往的经营方式,在庄园上
实行深耕、改进农具、作物轮种,雇用长工进行耕作,但整个庄园是资本主
义性质的。它的产品越出本地范围,而同国外市场联系成一体,卷入了价值
经济大旋涡中去。因此,等到了19 世纪50 年代初,俾斯麦就了解到资本主
义经济发展的利益和意义,了解到如果不改变其经营方式,则容克阶级就会
完全破悉蠢产而为历史的发展所抛弃。
经济地位上的转变,也决定了俾斯麦政治立场上的转变。在整个19 世纪
40 年代,俾斯麦是一个顽固的保守派。1847 年他是普鲁士联合邦会议员,其
政治行为、观点都是竭力维持容克阶级利益的。1848 年大革命期间,在普鲁
士议会中,俾斯麦公开声称:“我是一个容克,我一定要压倒革命!”他曾
向国王建议用武力镇压革命。其政治主张是亲俄、亲奥、亲法;即那些一贯
保证德国分裂割据的势力。1851 年以后,俾斯麦政治态度出现了明显的转
变。俾斯麦认为:1848 年革命虽然失败了,但那只不过是延期而已,德国统
一趋势是无法阻止的。
建立普鲁士领导下的统一德国是俾斯麦的坚定不移的信念。为此,他从
一个亲奥派转变为一个激烈地反奥派,因为只有奥地利是普鲁士争取德国统
一领导权的主要对手和障碍。而俾斯麦在1859 年任驻俄公使、1861 年改任
驻法大使期间,充分认识到沙俄与法国统治者的意愿与图谋:一个统一的德
国强邻会不利于它们的,因而作为德国的东西邻,它们都不会坐视德国的统
一,而会采取手段来阻止这一进程。通过这些,俾斯麦认为,普鲁士要统一
德国,必须诉诸于武力。因而,他是支持威廉的。
1858 年秋,普鲁士威廉亲王以摄政名义,取代其神经错乱的哥哥——腓
特烈·威廉四世,取得统治国家的权力。
1860 年威廉摄政王为在争夺德意志霸权的斗争中取得军事优势,并加强
对内的实力地位,而授权陆军大臣罗恩将军着手进行军事改革。罗恩将军要
求增加军费,改两年服役制为三年服役制。就此问题,威廉与议会产生了矛
盾。更由此而引起了长达4 年之久的“宪法纠纷”。
俾斯麦担任首相后立即推行“铁血政策”。他在议会上公开宣布:“德
意志看得起普鲁士,不是它的自由主义,而是它的实力⋯⋯当前各种重大问
题的解决,不是靠演说和大多数人的决议⋯⋯而是靠铁和血。”他不顾议会
反对,实行军事改革,扩军备战。他看透了资产阶级惧怕人民群众、色厉内
茬的致命弱点,当议会要求罢免俾斯麦时,他回答说:“我们这里不是英国,
我们这些大臣是国王的奴仆,而不是你们的奴仆。”“铁血演说”传出后,
朝野为之震惊,怯懦的威廉一世也为之害怕,但俾斯麦很快就以军官的荣誉
取信于威廉一世并获得了成功,威廉一世放弃了原先的解除俾斯麦职务的任何想法,俾斯麦便肆无忌惮地放手大干起来。为了实现在普鲁士的领导下而
统一德国,俾斯麦积极地展开外交活动。
1863 年8 月2 日,威廉一世在加斯泰国会见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
时,约瑟夫向其发出邀请,参加一次由他主持的在法兰克福召开的“王侯会
议”,并将主要讨论由奥地利提出的改革德意志联邦的计划。威廉犹豫不决,
而俾斯麦则认识到一旦奥地利和南德各邦的选票加在一起,必然会使普鲁士
在议会中丧失德意志政治中的领导权,因而坚决反对,因为“王侯会议”若
无普鲁士参加,是不可能通过一个改革德意志联邦的计划的。在俾斯麦的坚
持下,威廉一世终于没有参加这个有30 位王侯参加的“王侯会议”,而事实
证明这是正确的。
当时的国际环境对普鲁士十分有利:克里木战争以后,俄、奥关系恶化;
自1859 年法、意联合对奥战争后,法、奥矛盾日益加深;而英、法自克里木
战争后,在近东也开始了摩擦⋯⋯此时的欧洲诸强,由于处于克里米亚战争
结束的局面,英、法、俄不能联合行动,而奥地利在欧洲也基本孤立,于是
俾斯麦利用此大好时机,发挥其外交才能,纵横捭阖。他对奥地利采取恫吓
与利诱相结合之政策;对俄国则尽力保持其“友好中立”;竭力延缓法国对
普鲁士的打击;并尽可能保持与英国的靠拢。从而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
了德意志。
19 世纪60 年代,普鲁士统一德国的条件已日趋成熟。这时普鲁士的经
济发展在德意志各邦中已占据首位,1853 年关税同盟恢复后,小德意志地区
经济已同普鲁士“一体化”。经济上的优势为它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1864 年,俾斯麦发动了对丹麦的战争。在丹麦和易北河之间有丹麦王国
占领的两个公国:什列施维希和霍尔斯坦。霍尔斯坦的居民基本上是日耳曼
人,1815 年加入了德意志邦联。什列施维希南部是日耳曼人,北部是丹麦人。
丹麦的民族主义者企图吞并这两个公国。1863 年末,丹麦新国王颁布新宪
法,把两个公国的政治制度与丹麦统一。这就引起德国民族主义者的抗议,
俾斯麦以此为借口,于1864 年2 月挑起了对丹麦的战争。为了免除后顾之忧,
他把奥地利也拉入战争。普奥联军迅速击败丹麦主力,10 月签订和约,丹麦
被迫放弃两个公国,由普鲁士、奥地利占领和管理。
1866 年,俾斯麦发动了对奥战争。对丹麦战争结束后,普、奥矛盾激化。
俾斯麦认为:“如果奥国不在战场上遭受失败,它不会允许普鲁士成为统一
德意志的主宰。”为了准备对奥战争,俾斯麦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4 月,
普鲁士政府和意大利缔结了同盟条约,又取得法、俄两国不干涉德意志内部
事务的保证。6 月17 日,普鲁士出兵霍尔斯坦,挑起对奥战争。同日,奥地
利发布宣战书,第二天,普鲁士对奥宣战,普奥战争爆发了。
战争一开始普鲁士军队就占领了萨克林与黑森选侯国,6 月29 日就迫使
汉诺威投降了。尚在6 月24 日普、奥开战前,普鲁士就控制了大部分的北德
意志邦国。
由于意大利的进攻,奥地利被迫两线作战。在南线的意大利战场,意军
无论是海上还是陆上都被击败了。但在北方的主战场、波希米亚战场,奥地
利人遭到了沉重失败。1866 年7 月3 日,在捷克境内的萨多瓦战役中,双方
投入了50 多万军队,举行了一场欧洲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决战。由于普鲁士
成功地进行了军事改革,而使军队得以精良武器装备,如撞针发射枪、装有
来复线的大炮等,而奥地利则显得落后了若干;尤其是毛奇英勇果断的指挥,加上普军由于认为是为德意志的统一而战,士气更为高昂;此外,普军的铁
路快速调动,电报统一指挥都发挥了作用。此一役,奥军损失惨重,死伤、
被俘约有4 万之众。
7 月14 日,普军逼近奥国首都维也纳,奥军被迫请求法国调解。8 月23
日普、奥在布拉格签订和约,规定奥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联,承认普鲁士在莱
茵河以北建立北德意志联邦,什列施维希、霍尔斯坦以及协助奥军作战的汉
诺威、黑森、拿骚和法兰克福市划归普鲁士。
对外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普鲁士在德国的统治地位。
1867 年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联邦成立了。普王威廉一世为元首和武
装力量最高统帅,而俾斯麦则任联邦首相。并且把原来一直与奥地利关系不
错的南德四邦——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黑森—达姆斯塔特与德意志联
邦缔结关税、贸易协定,其武装力量则由普鲁士参谋本部监督。
俾斯麦通过同奥地利的战争,把奥地利完全从德意志联邦中排斥出去,
完成了“争霸德意志的斗争”。对于普奥战争,毛奇在多年后写道:“1866
年的战争,并非因为普鲁士的生存受到威胁而开始的,这是一场政府早就预
见到了的战争。这场战争不是为了争夺领土,而是为了争夺想象中的利益,
为了争夺权力。”
普奥战争后,南德四邦(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黑森—达姆斯塔特)
由于法国的阻挠,没有参加北德意志联邦。因此,对法战争就成为实现德国
统一的最后步骤。法国拿破仑三世为了缓和国内阶级矛盾,称霸欧洲,极力
反对德国的统一,并准备发动对普鲁士的战争,而俾斯麦则企图通过对法战
争最后完成德国的统一,并夺取法国矿产区阿尔萨斯和洛林。
1870 年7 月19 日,拿破仑三世和俾斯麦以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为借口,
挑起了普法战争。9 月1 日至2 日,法军在色当战役中惨败,拿破仑三世率
10 万大军向德军投降,战争以法军失败而告终。
1870 年底,南德四邦加入了德意志联邦,成立了德意志帝国。
1871 年1 月1 日,在法国的凡尔赛宫,普鲁士国王登上了德意志帝国皇
帝的宝座。4 月,新选出的帝国议会批准了德意志帝国宪法。根据这一宪法,
德意志帝国由22 个自主的君主国、3 个自由市和1 个直辖区组成,最后完成
了德国的统一。
德意志统一的完成是历史的一个进步。它结束了德意志政治上长期分裂
的局面,逐步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各邦的经济制度,发展了交通事
业,实行了保护关税政策,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统一同时
也为德国工人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统一后,德国的
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
简租州德国通过战争方式使型肢国家统一的.是由被德国人称为(铁血宰相拦蔽)的俾斯麦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先后打败了丹麦,奥地利,法国,最后在1871年1月普鲁士国王在凡尔赛宫加冕成皇帝,标志着统一的德国成立.4月颁布了《帝国宪法》标志德意志帝国基本原则(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确立,使德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补充:普鲁士国王当时是威廉一世.第二次分裂是由于二战后分裂成了东德(苏联管)与西德(欧洲国家管).最后是由于苏联分裂,东德与西德才合并,德国又一次统一、
确切的说是兼并 通过王朝战争 兼并周遍地区
型成统一 之后
王朝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