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一瓶啤酒而已,凭什么加上“帝国”二字?
相信很多才入精酿啤酒圈的朋友们都和小编一样,差点被那些各式各样的风味、稀奇古怪的配料、以及层出不穷的名字劝退。尤其是听到“帝国世涛”、“帝国IPA” 、“帝国波特”,的时候就忍不住翻出了白眼,一瓶啤酒而已,以为加上了“帝国”这样的形容词就可以拥有和82年拉菲相同的效果吗?
为什么非得用“帝国”二字?(imperial stout)
原来这是有历史的典故的。1698年,彼得大帝在他的欧洲之旅时爱上了英国啤酒(世涛的起源国家),并要求英国酒商为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宫廷酿造波特啤酒。
所以从英国进口至波罗的海,但路途遥远,经过长时间的运输,普通的低度版本世涛很容易腐败,所以酿酒师加大了麦芽的用量,麦芽汁更浓更固态,度数更高,而且世涛的麦芽是烘烤过的,所以更苦。
加强版世涛啤酒备受沙俄女皇卡杰琳娜大帝和皇室的青睐,无论在宫廷、出巡、狩猎,都要求下榻或休息的地方长期备用,于是获得了“帝国世涛啤酒”的称号。
所以,“帝国”二字并非某亏念类特定的啤酒种类,而是属于前缀形容词。如果某一种类啤酒前加上“帝国”二字,可以理解为“浓烈版”,特征为:浓郁强劲、高酒精、多啤酒花。比如帝国世涛啤酒,可以看做常规世涛啤酒的加强版,把常规版的各种风味都放大加强了。
时至今日,精酿啤酒的酿酒师借用了“帝国”一词用于形容各种啤酒风格的加强版,比如帝国IPA、帝国波特、帝国小麦、帝国皮尔森等。
今天小编就要向大家介绍几款经典的有着“帝国”title不同风味的啤酒。
1. 帝国世涛
来自英国约克郡森美尔啤酒厂生产的帝国世涛,保留了最古典的英国啤酒味道,帝国世涛也是这家酒厂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在酿造中使用了约克郡地区最古老的一口井中的泉水,得到的啤酒也具有旧风格啤酒经典的苦味。
酒体本身散发着浓烈的烘烤麦芽的味道,后段还能闻到一些焦销渣困糖、混合一些水果的甜味和很浓的酒精味道,入口后,伴随非常明显的烤麦芽焦糖的味道入口,类似浓郁的咖啡或者巧克力的味道,之后味道在苦中透出淡淡水果的香味。
2.帝国IPA
帝国IPA,也称为双料(Double)IPA或三料(Triple)IPA,是美式IPA的加强版本。也被普遍认为是IPA系列的终极浓烈版本。帝国IPA通常有着浓重的酒花香气、更高的酒精度、以及极强的苦度,尽管酒精度过高,但又不会出现非常明显的酒精气味,可以说是一种适饮性极好的重酒花啤酒。
这款角头鲨分钟IPA是啤酒历史上出现的第一款帝国IPA,《绅士杂志》甚至把这款酒评为 “可能是美国最好的IPA”。它具有厚实的麦芽酒体,同时展现出90分钟内不停投放啤酒花而产生的饱满风味。
3.帝国皮尔森
一直以来,皮尔森啤酒都是以清淡爽口闻名,那么它加上“帝国”二字又会是什么味道呢?这款来自丹麦的酒花浓郁的帝国皮尔森,采用低温下层发酵技术酿造。
在丹麦比较常见的皮尔森是4.6%的酒精度,而美奇乐干投了大量的酒花,将酒精度提高到了8%,使得平平无奇的皮尔森与众不同。
这款帝国皮尔森酒体金色,泡沫丰富持久,闻起来有西柚,柑橘和明显的麦香。入口是酒花的香气和苦味,随后麦芽的香甜扩散,带有一点果香和烤面包的梁喊气息,麦芽的甜和酒花的苦很平衡,全程充满浓郁的麦香。
注:未成年人不得饮酒哦!
啤酒是谁发明的
啤酒最早是埃及人发明的。人类使用谷物制造酒类饮料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已知最古老的酒类文献,是公元前6000年左右巴比伦人用黏土板雕刻的献祭用啤酒制作法。
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已有用大麦、小麦、蜂蜜制作的16种啤酒。公元前3000年起开始使用苦味剂渣隐。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Hammurapi~公元前1750)颁布的法典中,已有关于啤酒的详细记载。公元前1300年左右,埃及的啤酒作为国家管理下的优秀产业得到高度发展。
最早的啤酒只是大麦汁稍微发酵,有点酒味的饮料。根据温度和酵母菌(那时人类还不知道这是啥东东)种类的不同,分成了拉格(Lager)和艾尔(Ale),它俩的区别在于发酵位置的不同,拉格在发酵桶的下面低温发酵,艾尔在上面温暖环境下发酵。好比男人看见女人的反应,多数都变成了下半身思考,所以比起艾尔,拉格要更为普遍。
中国所有的啤酒、喜力(Heineken)、嘉士伯(Carlsberg)、百威(Budweiser)、很多德国啤酒,都属于这类,简单无节操。但其实不是如此,拉格其实小批量发酵难度要高于艾尔,因为温度要求比较低,但后来的工业生产解决了这个问题,拉格发酵温和、能大批量产、酒体纯净、口味清淡,这是导致它普及的根本原因。
比起拉格,艾尔就文艺的多,荷比卢地区、北欧诸国、英伦都是这种风格,这种酒,高端大气上档次,所以说的啤酒精酿大多数都是指这些。
中世纪的时候,欧洲北部水芦梁戚质很差,但大家不喜欢喝开水,于是比利时一帮和尚开始用煮开的水酿成啤酒,这样能当水喝,味道也很好。大家都觉得啤酒是饮料,所以也无所谓喝啤酒禁令。后来越来越火,于是比利时自成一体,修道院风格(Abbeybeer),我们说的blond(金艾)、double(双料)、triple(三料)、brown(棕艾)甚至quadruple(四料)都是。
结果英国和爱尔兰那边水质更夸张,超硬(硫酸钙),他们为了掩盖味道,只能用很多烤过的麦芽,降低PH值,用麦芽焦香掩饰水质味道,于是有了波特(Porter)。后来大家觉得焦香味都不够爽,再来点糊味更好,就有了世涛(Stout),后来更升级为帝国世涛(Imperialstout),这些酒普遍特点是酒精度偏高。
后来英国殖民印度,啤酒海运过去之后老容易坏,他们发现往里面使陪陵劲儿放啤酒花可以保质,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新品种:印度淡色艾尔酒,传说中的IPA(IndianPale Ale,印度淡艾),喝的人多了,也就流行了,但这个酒跟印度半毛钱关系都木有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