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啤酒市场情况》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2014年啤酒主营业务收入在哪找数据
请问你是哪个啤酒厂家的?
这些东西很明显不会放到网络上,你可以搜索一下各个啤酒品牌的2014年经营年报,里面会有具体的信息。
河南省 燕京啤酒销量怎么样
不太好,因为河南本身是小麦生产基地再加上本身先天条件,河南本地啤酒产品价格很便宜,而相对燕京啤酒价格过高,打入河南市场销量一直不好!
郑州啤酒市场的调查
郑州啤酒市场调查
河南郑州市是我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约有人口700万左右,2005年郑州市人均可支配收入10639.8元。河南省有27家啤酒企业,在郑州市就有我国第四大啤酒企业金星啤酒有限公司和奥克啤酒有限公司,同时一些强势品牌也进入了郑州市场,如青岛啤酒、华润雪花、哈尔滨啤酒,以及国外的蓝带啤酒、喜力啤酒等,使郑州啤酒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低端消费为主
河南市场竞争激烈,使河南成为我国啤酒价格最低的省份之一。据河南省酒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熊玉亮介绍,全省啤酒的平均利润为每瓶8分钱。正是这种低利润导致了河南省啤酒市场价格较低,目前,郑州啤酒消费的主流依然是以低端啤酒为主。
今年初曾有消息称,金星啤酒将停产所有2元以下的产品。金星啤酒集团副总经理李京对记者表示,金星只是停止生产针对区域市场低价竞争的,价格在2元以下的产品,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金星系列产品不在此列。对此,李京解释为,一个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时候,还应该考虑社会责任,金星啤酒将让消费者以低价格享受高品质的啤酒,同时李京表示,金星目前约占有郑州60%%左右的市场份额,由此可见,郑州市低价啤酒消费为主的现状还将继续。
同时,价格竞争依然是河南啤酒竞争的一个主要手段。2002年初,河南省二十多家啤酒生产企业的老总在金星、奥克等大厂的倡导下坐在一起,签定了河南啤酒业价格决议,将啤酒出厂价固定在一个水平上,各家企业都不能低于这个价格出货,但是,短短几十天的时间便有人违反约定,河南啤酒价格联盟宣布破产。目前各个厂家依然没有放弃低价竞争的手段,河南省酒业协会熊玉亮副会长说,河南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对价格敏感,谁也不敢贸然提价,因此使河南省啤酒价格总体水平较低。
目前,郑州市场上主要的低价格啤酒都是来自金星啤酒和奥克啤酒两家本土企业,终端价格1.5元的金星小麦啤、菠萝啤、金星爽啤,以及奥克金小麦、菠萝啤、苦瓜啤等,这些产品价格多集中在2元以下,在郑州啤酒市场上占有相当的份额。
中高端竞争激烈
由于低端啤酒的利润较低,加上金星、奥克的长期经营,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客户群,因此许多想进入郑州的企业都选择了中高端市场,如青岛啤酒、哈尔滨啤酒等。同时,本土的金星、奥克出于自身战略的需要,也积极推出了自己的中高端产品,使中高端市场的竞争由低端啤酒的“二人转”变成了“大会战”。
金星啤酒目前产量已经达到中国第四,但是由于在扩张初期选择农村市场等因素,使其产品价格较低,品牌价值没有市场增长速度快。为此,金星在今年推出了“新一代”,终端定价在2.5元,用金星啤酒集团李京副总经理的话说,在郑州市场上2.5元就是一条线,超过这个价格就是中高端啤酒的价格。同时金星还在世界杯前,举行抽奖活动,以瓶盖获取抽奖券,中奖者将在世界杯期间参加欧洲5国8日游。金星利用活动以及强大的宣传攻势,逐步扩大高端市场。
同时河南省其他品牌也逐步进入郑州市场,维雪啤酒凭借赞助河南“新声带”活动,迅速提高其知名度,同时将产品推到郑州,维雪啤酒在终端售价为3.5元左右。据了解,维雪一直致力于高端啤酒市场,此次进入郑州市场,除了看中高端市场的利润外,也是为了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要想做全省品牌就必须做郑州市场。
国内其他品牌在郑州市场投入产品较多是金属罐装的啤酒,玻璃瓶装的酒只有青岛、哈尔滨等很少的几个品牌,价格多在3元左右,如哈尔滨小麦啤在易初莲花的售价在3.1元。售价高于5元的多是国外的产品,如喜力、蓝带等。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原料等成本的上涨,啤酒的造价会逐渐提高,同时,郑州存在着大量销售价格在1.5元的啤酒,这些啤酒的利润极低,正是这些原因,使得郑州今后市场竞争将逐步转入中高端啤酒的竞争。
目前国内三大巨头在郑州市场的占有率并不高,但是郑州有700万人口,消费潜力巨大,虽然本土有强势品牌,但是将来三大品牌一定会大举进入郑州。正如北京市场一直是燕京啤酒的势力范围,但是丝毫没有影响青岛、雪花进入的决心。
而金星、奥克等本土企业的产业升级也将推动郑州市场向高端发展,无论是金星还是奥克,郑州对其的意义都不光是在利润上,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如果在本土都做不好市场,其他的市场如何开发。同时河南省其他品牌进入郑州市场也给市场竞争带来新的变数。目前维雪啤酒已经进入了郑州,将来还会有新的品牌进入郑州市场
下面的全国20个城市啤酒市场调查;
随着夏日的来临,又一轮啤酒大战即将爆发。分析前些年的市场,可以看出价格是引发 啤酒大战的主要原因。但近一两年来,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价格已不再是消费者购买啤酒 的首要因素,而人们购买时更看中的是啤酒的品牌及流行的时尚。
啤酒大战 势在必然
从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1999年“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相关数据可以看出,1999年, 中国20城市居民人均消费啤酒数量为2.96罐/每周、3.19瓶/每周和2.44扎啤/每周 (见表一)。由此数据,可看出城市居民对啤酒的巨大需求。随着城市居民对啤酒需求的不断 增长,啤酒企业将扩大生产规模,而啤酒产量的快速增长又将引发行业乃至消费市场的波动。于是,啤酒市场将趋饱和,消费需求的推动力会逐步削弱乃至消失,啤酒企业以销定产的经营方式也要使啤酒产量的增长速度放缓。这样,啤酒行业间的竞争会越来越趋激烈,而竞争的结果必然引发啤酒大战。 (表二)
表一 20城市居民每周饮用啤酒量
罐装
饮用比例%
10罐或以上
6.8
5-9罐
8.6
3-4罐
19.9
1-2罐
28.3
1罐装以下
34.7
每周罐装啤酒平均饮用量(罐)
2.96
瓶装
饮用比例%
10瓶或以上
6.8
5-9瓶
11.1
3-4瓶
21.7
1-2瓶
27.0
1瓶以下
31.5
每周瓶装啤酒平均饮用量(瓶)
3.19
扎啤
饮用比例%
7升以上
7.0
5-6升
7.5
3-4升
17.2
1-2升
25.9
1升或以下
40.4
第周扎啤的平均饮用量(升)
2.44
表二 全国及地方啤酒品牌前三位
20城市
燕京
青岛
百威
北京
燕京
五星
青岛
上海
力波
三得利
百威
广州
珠江
生力
青岛
成都
蓝剑
五星
红剑
天津
豪门
丽都
莱格
沈阳
雪花
绿牌
皇牌
济南
趵突泉
青岛
北冰洋
南京
金陵
百威
莱克
武汉
行吟阁
百威
金龙泉
神州
惠泉
雪津
榕城
西安
宝鸡
汉斯
青岛
昆明
大理
青岛
澜沧江
重庆
山城
重庆
蓝剑
厦门
雪津
惠泉
银城王
深圳
金威
生力
青岛
杭州
西湖
百威
中华
郑州
奥克
金星
青岛
青岛
青岛
崂山
百威
大连
棒棰岛
黑狮
凯龙
哈尔滨
哈尔滨
三星
蓝带
低价——不是取胜的法宝
价格并不是企业取胜的法宝。新生代1999年有关啤酒品牌忠诚度的数据显示, 人们对品牌的忠诚度高,并不是由于其价格低,而在于品牌本身的价值。真正有实力的啤酒 企业,其品牌忠诚度均较高,另外,新生代的调查还显示,不同收入的啤酒消费者对品牌偏好度也有着很大的不同。(表三)
表三 不同收入消费者的品牌偏好度
999元以下
青岛11.6%
燕京10.1%
百威6.5%
1000-1999元
燕京17.7%
青岛13.7%
百威12.5%
2000-2999元
百威16.4%
燕京15.7%
青岛12.2%
3000元以上
百威20.8%
贝克13.6%
青岛13.2%
因此,企业在价格定位的决策上,应走出传统低价的误区,因为低价位虽然可以占领一 时一地的市场,但却无法巩固或占领整个市场。那种恶意的、无序的价格竞争,将导致市场 的毁灭。
品牌意识才是企业应培养的
新生代的调查表明,啤酒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要有敏锐的竞争意识外, 还要有敏感的品牌意识,同时必须了解自身及其他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并了解消费 者的品牌观。
图一、20城市全国性啤酒品牌忠诚度
图二 20城市啤酒消费者品牌观
1
我喜欢的品牌,我会一直使用它
2
我愿意多花钱购买高质量的物品
3
我更愿意购买国产品牌
4
我喜欢尝试新的品牌
5
合资企业产品的质量不及原装进口好
6
购物时,我不太注重品牌
7
使用名牌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身份
8
即使价格贵一点,我还是喜欢购买国外品
9
名人推荐的品牌通常不会错
10
仿冒品牌的质量跟真品牌的质量差不多
全国性品牌少得可怜
在新生代的调查数据中,就有21种全国性啤酒品牌。但其中真正有实力、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啤酒品牌不过只有几种,国产啤酒大多只能算中国名牌或者地域名牌。
据国内贸易局商业信息中心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前10个啤酒品牌中, “三资”企业占半数以上,这充分说明啤酒行业市场竞争之激烈程度。另据最新数据,目前 外国合资企业产量占中国啤酒市场的28%,有关专家预计这一比例还会继续上升。根据新生代的20城市啤酒品牌渗透率(表四)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国外啤酒品牌正在大举进军中国啤酒市场。
企业集团化、产品个性化是趋势
1999年,青岛啤酒集团和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啤酒产量双双突破了百万吨,跻身世界大型啤酒生产企业之列,广州珠江啤酒集团和四川蓝剑集团啤酒产量也分别达到40 万吨以上。以上四家企业在中国啤酒市场上形成了东西南北、四强相争的趋势。新生代有关啤酒品 牌饮用比例的调查数据(表五),青岛、燕京、珠江和蓝剑四种品牌在大城市居民中的饮用比例最高。
表四 20城市啤酒品牌渗透率
1
品牌渗透率%
1
品牌渗透率%
青岛
18.3
嘉士伯
7.7
百威
14.6
生力
6.8
蓝带
11.8
五星
6.4
燕京
9.2
力波
5.1
贝克
8.5
豪门
4.3
表五 四城市最经常饮用的啤酒品牌比例
城市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北京
燕京82.8%
五星6.8%
青岛4.7%
广州
珠江35.3%
生力31.8%
青岛16.8%
成都
蓝剑53.9%
五星32.0%
红剑26.4%
青岛
青岛84.6%
崂山29.4%
百威1.6%
河南啤酒市场发展格局
河南,中国啤酒市场最后一块奶酪
目前,中国啤酒行业已进入以华润雪花、百威英博及青岛和燕京四大巨头为主导的垄断竞争阶段。四大啤酒巨头从2002年左右开始在国内啤酒市场大量跑马圈地,通过收购、兼并、参股及自建生产厂等各种方式,形成了布局全国且互相交错的市场覆盖网络,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四大啤酒巨头的国内销量已占到了中国啤酒市场总容量的50%强。
四大巨头之后,则是以珠江、金星、重啤为代表的第二集团军,另外还要加入在西部占据优势地位的外资嘉士伯系(嘉士伯在重啤只是参股)。四位第二集团军代表近些年也是不停的伺机扩展市场,努力向国内第一啤酒军团迈进。
中国啤酒市场整体格局初定,只要你随时翻开中国地图,在国内几乎所有的省份,哪怕在偏僻遥远的西部,也随时能看到国内啤酒巨头甚至世界啤酒巨头布点进入的身影。然而,唯有一个地方例外,那就是历来被称为兵家必争之地的中原地区——河南。
河南是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2009年人口数约9970万,2010年将超过1亿),且啤酒消费容量巨大(行业媒体公布数字,河南啤酒2008年产销量约330万吨,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名第二)。然而,啤酒消费量如此大的一个省份,为什么啤酒巨头们却迟迟没有布点进入呢?
按业内的说法,雪花、青岛等啤酒巨头之所以迟迟不进入河南市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河南啤酒品牌众多,竞争激烈,低价产品盛行,厂家普遍盈利能力偏低,对啤酒巨头们的吸引力太低;第二,由于金星在河南省的强势地位(省内市场份额第一,声称在全国排名第四),啤酒巨头们不愿轻易与金星发生正面冲突;第三,某些啤酒巨头想通过收购金星掌控河南啤酒市场(如,原AB公司),但由于金星的体制及产权问题而致收购不成功。
然而,今天的河南啤酒市场的真实状况究竟怎样,河南啤酒市场对啤酒巨头们有哪些重要意义,他们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进入河南比较合适?下面将通过对河南啤酒市场各方面调研数据,逐个解析如下。
河南啤市现状:金星领先,群雄割据
河南现有啤酒品牌约22个,生产厂约30个,总产能约319万吨,产能在20万吨以上的有金星、维雪、月山和奥克4家。在生产厂的分布上,除许昌和濮阳外(原濮阳银球已处于破产倒闭状态),基本上每个地级市场最少要有一家啤酒生产厂(详见以下图表)。
表1:河南省主要啤酒品牌2009年概况
品牌 生产厂 产能 分厂投产时间 09年销量
金星
(仅含河南
生产厂) 郑州总厂 40万吨 - 约26万吨
周口郸城分厂 10万吨 1999年 约3万吨
信阳潢川分厂 10万吨 2002年 约4.5万吨
漯河分厂 10万吨 2002年 约5万吨
安阳内黄分厂 10万吨 2002年 约4.5万吨
南阳邓州分厂 10万吨 2003年 约6万吨
三门峡分厂 5万吨 2004年 约3万吨
金星合计 7个 95万吨 - 约52万吨
维雪
(仅含河南
生产厂) 信阳总厂 30万吨 - 约15万吨
固始分厂 5万吨 2003年 约3万吨
巩义分厂 10万吨 2007年 约2万吨
维雪合计 3个 45万吨 - 约20万吨
月山 焦作总厂 22万吨 - 约13万吨
驻马店遂平分厂 10万吨 2004年 约4万吨
月山合计 2个 32万吨 - 约17万吨
奥克 郑州总厂 15万吨 - 约8万吨
漯河舞阳分厂 5万吨 2004年 约3万吨
安阳汤阴分厂 5万吨 2009年 约1万吨
奥克合计 3个 25万吨 - 约12万吨
洛阳宫 洛阳 20万吨 - 约10万吨
蓝牌 商丘 15万吨 - 约8万吨
航空 新乡 15万吨 - 约7.5万吨
九头崖 平顶山 10万吨 - 约4.5万吨
汴京 开封 7万吨 - 约3.5万吨
天冠 南阳 8万吨 - 约3万吨
悦泉 驻马店 7万吨 - 约3万吨
省内其它品牌 南街村/康力/红旗渠/寒山/麦佳/龙门/
蓝宇/奥亚/麦仕达/云台山等,产能约40万吨 约25万吨
雪花 含圣泉等低端品牌 约6万吨
青岛 含崂山/汉斯/山水等品牌 约5万吨
省外其它品牌 除雪花、青岛外的其它高端及中低端品牌 约10万吨
总计 约30个 约319万吨 - 约187万吨
图1:河南啤酒市场主要品牌2009年市场份额占比
由以上图表可以看出,09年河南啤酒市场的实际销售量约187万吨,省内品牌实际销量约166万吨,省外品牌销量约21万吨,省内品牌的总产能约319万吨,实际产能利用率只有52%,处于较严重的产能过剩状态。实际销量在10万吨以上的有金星、维雪、月山和奥克4家,销量在10万吨以下5万吨以上的有洛阳宫、蓝牌、航空3家,余下15家均是销量在5万吨以下的地方小企业。在市场渗透上,目前能做到全省覆盖的只有金星、维雪、月山和奥克4家,其余品牌则主要是固守和精耕企业所在地的本土市场。
图2:河南省主要啤酒企业分布图
河南主要啤酒品牌市场发展概述
金星:一统中原,现实离梦想还很远
从09年的数据可以看出,金星以95万吨的产能和约52万吨的销量在河南省遥遥领先于其他品牌,在河南省占据了约29%的市场份额,但是这离金星制定的50%的市场占有率目标进而一统中原啤酒市场的宏伟目标仍有太大的差距。
金星从1998年开始其对外扩张的步伐,从1998年开始,金星先后选择了贵州安顺、河南郸城、山西洪洞、陕西咸阳四个啤酒工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市场前景广阔、竞争企业较少而且有利于金星从四个方位向全国发起进攻的市场,2000年金星啤酒产量已达51.84万吨。2004年,金星“面向全国”的东部战役因南京分公司的投资而拉开战幕。金星的全国性布局,16家分公司宛如一条“巨龙”,龙头在江苏南京,龙身在豫、山、陕、川、甘等处形成“几”字形,龙尾扫向云贵。
然而,金星的“巨龙”战略远没有其想象的那么顺利。金星南京分公司2004年建成投产后,一直处于大幅亏损状况,在南京的市场份额自建厂以来一直没有突破5%。面对如此竞争压力和盈利状况,金星不得不于2007年撤消南京销售公司,并将南京分厂的相关生产物资运回总公司,南京分公司以全面失败而告终。同样地处东部的另外两个分公司也是同病相怜,上海分公司的建设没有付诸实施即胎死腹中,广州中山分公司建成后也一直是渗淡经营。同时,内部又传出消息,由于金星部分公司亏损严重,金星于2009年将其下属山东聊城公司及山西洪洞公司等分公司以承包经营的方式承包给内部高管自主经营管理,金星集团公司总部主要考核其承包利润,其余一切生产经营均由承包人全权负责。
金星目前的优势市场仍然主要集中于以河南为主的中部市场和以云贵为主的西部市场。在金星现有的16家公司中,有一半以上的公司均处于亏损经营状态。在西部的另外三家公司中,甘肃公司在黄河啤酒的优势范围内无法有效施展威力,成都公司更是在雪花的重压之下,还要面临来自同城的青岛及金威的竞争,成都公司投产已4年多时间,但在成都的市场份额仍不能突破5%,陕西咸阳公司处于青岛最有优势的汉斯品牌之下,单兵作战,很难成气候。
抛开金星的省外公司不谈,再来看金星的最优势区域——河南市场的几家公司的经营状况。金星的总公司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市,产能40万吨,09年实际销量约26万吨,是目前金星在河南省内盈利能力最强的公司。考虑全省的战略布局,金星分别于1999年建立周口郸城分公司,2002年建立信阳潢川分公司、漯河分公司、安阳内黄分公司,2003年建立南阳邓州分公司,2004年以租赁的形式兼并三门峡崤山啤酒成立三门峡分公司。
7个生产厂的布局有效的稳固了金星在河南啤酒市场的老大地位,然而省内7个厂的实际经营却严重参差不齐。郑州总厂26万吨的销量主要集中于郑州、许昌两个地区(郑州约14万吨,许昌约4.5万吨),邻近的洛阳地区被地方品牌洛阳宫啤酒占据,金星在这里几乎没有什么作为;焦作被河南第三大品牌月山占据,金星也没有多少优势可言;开封地区为地头蛇汴京的保命市场、商丘为蓝牌的根据地市场,金星在这两个地区只在部分县级市场有一定表现,在地级市的份额均在15%以下,也没有太大优势。
金星在省内的6个分厂中,目前经营较好的只有漯河和南阳两个公司。漯河公司在地理位置上与总厂的优势区域郑州和许昌连成一片,漯河公司的优势表现充分。南阳公司地处河南的西南角落,竞争对手相对较少,南阳本土的天冠啤酒竞争优势不强,湖北的青岛和燕京、金龙泉在南阳还没有很强有力的表现,南阳厂实现了约6万吨的销量。
金星安阳生产厂处于月山和航空的优势区域豫北范围内,面对月山和航空的强势竞争,金星仅在安阳、濮阳、鹤壁的地级城市和部分县级市场有较好的表现,但并没有形成绝对的优势。安阳厂地处河南与河北两省交界处,金星安阳厂在建厂之初本来在河北市场有很好的表现,但后来由于安阳厂在河北经销商中的信誉问题及崂山、银麦的强势介入,目前金星在河北的市场基本处于沦陷状态。金星09年内部报告称安阳厂经营亏损,由此也可看出金星安阳厂目前的生存压力不小。
金星的其余三个省内分厂中,信阳潢川厂身处维雪总厂和固始厂的两面夹击之中,同时又面临安徽雪花六安厂的强势进攻,压力很大。三门峡厂一直处于与汉斯啤酒的长期鏖战中,加上临近的山西运城雪花厂2010年投产,三门峡厂势必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周口分厂是金星在省内建立最早的分厂,自1999年建成以来已有将近10年的时间。周口厂建成以来,在02年—05年的辉煌期,曾最高实现了将近10万吨的年销量,但周口分厂近几年来由于营销高层频繁更换,企业在本土市场客户中的信誉缺失,雪花大举进入周口市场,加之在临近的安徽亳州、阜阳、六安地区等市场的全面沦陷,周口厂09年的销量已下滑至3万吨左右。
综观金星在河南省内的7个生产厂,除总厂、漯河厂及南阳厂处于盈利状态外,其余4个生产厂均存在或多或少的亏损。金星全省布局的策略,一方面受到来自同省各地诸侯的强势挑战,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啤酒巨头们从周边侵入河南市场的强大压力,金星一统中原啤酒市场,或许会成为一个越来越远的梦想。
维雪:河南省中高档啤酒第一品牌,过往的辉煌
维雪啤酒的前身是国营信阳市鸡公山啤酒有限公司,鸡公山啤酒于2002年进行企业改制后,更名为维雪啤酒集团,并从2004年开始在安徽远景咨询顾问公司的帮助下,在河南省第一家重点推广终端定位3—5元的维雪中箱啤酒。2004年之前的维雪啤酒由于前期国营体制的影响,市场营销思路不能与市场有效的接轨,其销量已下降至10万吨左右,而且企业经营连年亏损,甚至处于倒闭边缘。更让维雪痛苦的是,金星于2002年在地处信阳地区中部的潢川县建设一座年产10万吨的信阳分厂,这对本来就经营不理想的维雪啤酒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在此状况下,维雪啤酒不得不在信阳东部的第一大县固始也建立了一个5万吨的生产基地,对潢川金星采取了东西两面夹击的策略。
维雪于2004年在河南省第一家推出中档箱装产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一方面是企业立意改革进取的表现,同时也是一种经营困顿下的无奈之举。而且维雪的这一举措在开始的前两年也并没有引起主要竞争对手,甚至金星、月山的注意(当时河南销量前两位的品牌分别是金星和月山,那时他们还在忙着抢夺2元产品的市场份额)。谁知维雪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维雪在经过前两年的推广积累后,2007年时,其3元以上产品已达到了7万吨左右的销量,省内综合销量达到约23万吨,并超过月山啤酒,成为省内综合销量第二品牌,中高档箱装产品第一品牌。
河南啤酒产品结构的升级有两个转折点。第一次是在2000年左右,以金星啤酒为代表的品牌推出定位2元的金星小麦啤,从而推动了河南市场整体产品结构从1.5元向2元的全面转型。金星小麦啤的推出同时也成就了金星2000年—2004年的高速发展期,金星在省内及省外的大部分分厂均是在此期间建设完成的。第二次就是2004年—2006年,以维雪为代表的维雪中箱产品的推出,又一次带动了河南整体产品结构从2元向3元的转型。从2006年开始,金星、奥克、月山、洛阳宫、蓝牌等省内品牌陆续推出自己的3元产品,并将3元产品的升级战略作为企业未来几年的重点发展战略之一。
应该说,维雪中箱的推出创造了河南3元产品的新时代,让河南啤酒跳出了连年低价竞争的怪圈,同时也给了啤酒巨头们进入河南啤酒市场的理由和机会。另一方面,省内其他品牌对3元产品的迅速跟进,也使3元产品的竞争很快白热化。
维雪借助中高档产品推广带来的利润和成功,于2007年在郑州巩义建立10万吨生产厂,以实现自己的全省覆盖战略,并于同年开始推广定位5—6元的维雪纯生啤酒。
理性的分析,维雪在郑州地区建厂是一个并不明智的行为。一方面,维雪的成功引起省内其他竞争对手的全面效仿,3元产品的竞争急剧升级,盈利能力开始迅速下降。另一方面,郑州地区是金星和奥克的最强势市场,郑州原来本就有四家啤酒企业,除金星、奥克外,麦佳啤酒已全面退出郑州市场,惨淡经营;原江海啤酒已关门倒闭。郑州地区的啤酒市场总容量约30万吨,仅金星和奥克两家在郑州的产能已达到了55万吨。维雪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区域建立分厂,其市场开拓难度可想而知。事实表现也如此,维雪郑州厂自投产至今,就连生产厂所在地巩义市场,其市场份额也没有超过20%. 加上河南市场3元产品的整体崛起,也吸引到雪花、青岛等国内啤酒巨头对河南市场的重视。2006年始,雪花即借助其在安徽六安、阜阳、淮北等生产厂向豫东、豫南区域大举侵入。临近六安地区的维雪啤酒总厂和固始厂在与金星潢川厂纠缠的同时,也受到来自雪花的强大压力。
巩义厂的亏损和雪花的压力导致维雪的盈利能力大大降低,维雪在全省市场的扩张布局也大大受阻。2008年,维雪豫北及豫西市场全面萎缩,金星3元产品首次全面超过维雪3元以上产品销量,维雪中高档产品河南销量第一的荣誉已成为历史。2009年,维雪开始实施聚焦重点区域市场的战略规划,维雪的全省扩张计划就此宣告结束。
月山:曾经的河南老二
与金星一样从农村市场起家的月山啤酒,2001年借助月山苦瓜啤的推广,实现了公司产品结构的整体转型,并带动了河南市场的一股苦瓜风暴。通过产品结构转型带来的盈利能力,月山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扩张期,2000年,月山将总厂的12万吨产能扩产至22万吨产能;2002年,月山在山西省晋中市建设10万吨山西分厂;2004年,在驻马店遂平县建设10万吨分厂;2005年,月山三个生产厂实现了约34万吨的销量,成为河南啤酒市场名符其实的第二品牌。
2006年,出于整体战略调整考虑,月山将山西分公司作价1.39亿元整体转让给华润雪花,将主要精力集中于运作河南市场,同时成立新狮营销公司,借助新狮品牌的推广推进3元产品的转型。产品结构的升级是月山面临的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难题,这也导致了近两年月山销量的下滑。但以焦作、新乡、安阳、濮阳为核心的豫北市场仍然是月山的重要产出区,从销量看,月山仍然是豫北销量最大的品牌。
奥克:一山难容二虎
与金星同处郑州一城的奥克啤酒,在2000年以前一直是郑州市场的第一品牌。2000年以后,金星借助金星小麦啤的成功推广,在郑州突破奥克的强势壁垒,2001年以后,金星在郑州的销量逐年上升,奥克则呈逐年下滑趋势。至2009年,金星已占据了郑州市场55%强的市场份额,金星与奥克在郑州市场的销量比例已发展至6:4的状态,奥克郑州总厂09年只实现了约8万吨的销量。
一直以来,奥克的主要销量就是集中于郑州地区及许昌地区,而金星在郑州和许昌的强势表现,使奥克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所以奥克也一直在尝试走出去的战略,并分别于2004年建立漯河舞阳分厂、2009年建立安阳汤阴分厂。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奥克的南北两个分厂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2009年,两个分厂一共只实现了约4万吨的销量。奥克未来的发展只能用“进退两难”四个字来形容。
洛阳宫、蓝牌、航空、九头崖、汴京:据守本土,伺机突围
在河南省四大品牌之后的其余品牌,则是以洛阳宫、蓝牌、航空、九头崖、汴京等为代表的各地军阀品牌,其销量均在10万吨以下。其共同特点是对本土市场的掌控能力较强,特别是其生产厂所在地的地级城市,其市场占有率均在70%以上,金星、维雪、月山等省内强势品牌包括啤酒巨头们暂时也触动不了其根本。
这些品牌中表现较好的主要为洛阳宫,其在洛阳地区的整体市场占有率在85%以上,实现了将近10万吨的销量,3元以上产品在整体产品中的销量比例已达到40%以上,其销量只有约10万吨,但盈利能力却在省内行业中名列前茅。其次则是航空、蓝牌、九头崖三个品牌,其在力保本土市场的同时,还有一定的对外扩张能力。
河南本土品牌:风雨飘摇中,心各有所往
由前文可以看出,河南本土啤酒品牌在全国啤酒市场竞争格局已趋于明朗的大环境下,生存条件日益艰难。
金星作为河南第一品牌,其重点优势市场也主要就是郑州、许昌、漯河、南阳等几大区域市场;在其它大部市场,金星对维雪、月山、洛阳宫、航空、九头崖、汴京、蓝牌等强势区域品牌的本土市场或重点运作市场也是无可奈何,没有太大的作为。同样,以上区域强势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也不得不将重点精力放在精耕细作本土及重点市场范围内,对外围市场的扩展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虽然“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但是不管是金星还是这些区域强势品牌,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期望:希望自己能早日被某个啤酒巨头收购或参股,或是通过被收购“卖个好价钱”,或是通过参股合作抬高身价,提升自身竞争力等。如,月山的山西分厂这在方面就先人一步转让给了雪花,但是这毕竟还只是在河南省外的一次并购行为。近几年也频频传出金星、奥克、维雪、月山、蓝牌、悦泉等品牌与某些啤酒巨头接触谈判的消息,但最后却因种种原因都没有成为现实。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目前河南省本土品牌之间的并购与合作估计是不会发生了,以金星目前的财务能力,其并购不了本土其他品牌;而本土其他区域品牌之间的并购与合作的可能性也几乎为零。
可以说,河南很多本土品牌都早已做好了将来被并购的准备,现在差的就是谁会第一个站出来去完成这个光荣的榜样。
雪花、青岛:我们一直在努力
对有着如此消费容量和潜力的河南啤酒市场,其实雪花、青岛等一线品牌对河南市场也一直努力不懈的做着市场拓展工作,特别是最近两年,雪花、青岛明显加大了对河南市场的开发力度。如,雪花借助安徽生产厂的产能,专门成立了河南营销公司,重点对豫东、豫南市场进行重点开拓;青岛则借助山东厂和陕西厂的辐射重点对豫西、豫北市场大力开发。而且,他们的努力目前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根据我们目前整理到的数据,2009年,雪花在河南省估计能实现6万吨左右的销量,在豫东、豫南的部分市场已经成为第一品牌;青岛加崂山、汉斯等品牌约能实现5万吨左右的销量,在三门峡,汉斯品牌与当地的金星品牌基本能打个平手,在濮阳市区,崂山经过两年的运作,已超过金星成为当地的第一品牌,在郑州,老青岛与青岛纯生的销量一直稳中有升。
2010年,雪花山西运城厂投产后,必然加大对豫西及陕西东部市场的开发力度;重啤亳州厂的建设,同样也将河南市场划入了其有效的势力范围。可以预见,未来的一到两年内,国内一线啤酒品牌将会更快和更大力度的进入河南市场,河南市场也必将进一步加快资本与市场整合的步伐。
图3:国内一二线主要品牌进攻河南市场路线图
啤酒巨头们的中部崛起战略
2006年,我国政府提出了针对河南、山西、安徽、湖南、湖北和江西六省的中部崛起战略,如今3年时间已过,我们可以欣喜的看到,中部崛起战略所带来的可喜成就。同样的,我们相信国内的啤酒巨头们同样也会提出自己的“中部崛起战略”。
在市场分布上,很多企业一般将河南、湖北等作为华中市场,在这里,我们姑且将河南、安徽、湖北等三个省份作为啤酒巨头们制定中部战略的范围。可以看出,在目前的中部三省中,一线品牌中,尽管雪花、青岛等品牌在河南省已有销售,但尚没有生产厂分布,河南可作为空白区;在安徽,雪花、青岛都有自己的生产厂布局,但整体来看,安徽是雪花的优势区域,青岛在这里的优势不大;在湖北,雪花、青岛、燕京、英博均有生产厂布局,但整体来看,雪花和英博的优势更明显。所以,综合来看,在中部三省中,除河南为空白点外,在安徽和湖北的布局中雪花相对优势胜出,青岛和燕京则表现平平。那么在这样的格局下,一线品牌中,谁能在河南市场中优先取得优势,则其在中部崛起的战略布局中就将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与河南接邻的省份中,山东和陕西是青岛的最优势市场,这两个省份紧邻豫北和豫西市场,如果青岛能将这两块区域市场纳入自己旗下,则可将山东和陕西连成一片,更加强化自己的优势地位。在安徽和湖北,则主要是雪花的优势市场,这两个省份紧邻豫东和豫南市场,如果雪花能将豫东南市场整合掉,则更有利于巩固其安徽和湖北市场。其中存在一定变数的是,山西市场是雪花正在整合中的区域,雪花运城厂的投产,其意图明显是觊觎豫西和陕西市场,豫西将来会成为雪花和青岛和重点作战区域。湖北同时有青岛、英博和燕京的布局,则不排除这三大品牌在豫南收购啤酒厂的可能性。在河北南部市场,青岛的崂山品牌在这个区域有相对较好的优势,青岛也一直有意在石家庄建厂,河北同时也是燕京、雪花、英博与青岛的混战区,所以,河北南部市场的竞争结果尚不能明朗。
但是我们的结论是,不管这些一线品牌在周边的省份中如何变化,河南市场将来必定成为啤酒巨头们决胜中部崛起战略的成败的关键点。
给巨头们拿个主意:对河南市场的进入策略及建议
第一,进入河南市场的障碍问题。
我们主要考虑两个障碍:一是河南啤酒市场一直为行业所垢病的低价竞争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前面已作说明,随着河南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河南啤酒市场从2006年开始已全面进入产品结构提升阶段,目前3元以上中高档产品已占据整体市场容量的30%以上,河南啤酒市场的发展前景应该比较乐观;二是本土品牌的合作意向问题,这个我们前面也已说过,根本不是问题。
第二,是收购还是自建厂?
前面我们已分析过,河南啤酒市场的总容量在200万吨左右,而目前省内本土品牌的产能已达到320万吨,已经是严重的产能过剩,如果一线品牌选择自建厂,只会加剧目前的产能竞争,所以,我们认为,收购策略要优于自建厂策略。
第三,收购谁比较合适?
我们认为,目前在河南市场有被收购价值的品牌主要有以下9个:金星、维雪、月山、奥克、洛阳宫、航空、蓝牌、九头崖、汴京。其他产能过小、品牌影响力小、市场份额过小或生产设备严重落后的啤酒厂被收购的价值不大。
从一线品牌的自身需求来讲,青岛考虑山东和陕西市场的连线战略,收购地处豫北的月山和航空,及收购豫西的洛阳宫较为合适;雪花考虑安徽和湖北市场的连牌战略,收购地处豫东南的维雪、蓝牌及月山驻马店分公司较为合适(月山驻马店分公司由于市场环境竞争激烈,不排除其单独转让此厂的可能性);洛阳宫则可能成为青岛和雪花收购的焦点;燕京和英博目前在河南收购啤酒厂的可能性不是太大。
在这些品牌中,金星和奥克的收购反而是有待商榷的。
先说奥克,奥克的主要市场就是在郑州和许昌地区,而这两个区域恰恰也是金星做的最成功的。金星近两三年通过收缩东部市场,聚焦河南和西部市场的战略调整后,很明显的加大了对省内优势区域市场的精耕力度,这就给本就处于下滑状态的奥克更大的压力。奥克目前在郑州和许昌两个区域的市场份额已下滑至30%以下,总厂2009年只完成了约8万吨的销量;两个分厂的规模和经营都十分不理想,分厂被收购的价值不大(汤阴厂只是个灌装厂),收购处于下滑幅度较大的总厂的价值值得考虑。
再说金星,目前金星在国内有16个生产厂,金星东部厂经营很不好,再者东部厂的市场范围与这些一线品牌有很大的重复,没有太大的被收购价值;金星有优势的区域主要在河南省和云南、贵州等西部市场,对这些厂金星肯定不会某个厂单独出售,而是整体转让,但整体收购的话需要很大的资金(估计最少要在人民币20亿元以上),一线品牌是否愿意一下子拿出这么多资金来收购金星?还有就是金星的产权和体制问题,金星的产权改革到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结果,这也是当时百威与金星没有合作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表2:河南省主要啤酒厂并购要素分析
品牌 被收购价值 并购难度 并购问题及主要障碍
金星 大 ★★★★★ 价格及体制问题
维雪 较大 ★★★★ 价格问题
月山 较大 ★★★ 总厂和分厂单独收购问题
奥克 一般 ★★★ 分厂被并购价值问题
洛阳宫/航空 大 ★★★ 亚洲集团是否愿意放弃对两个公司的控股权
蓝牌 大 ★★ 价格问题
九头崖 一般 ★★ 九头崖集团是否愿意放弃啤酒经营
汴京 一般 ★★ 生产设备落后,管理过于混乱
河南市场,谁能第一个吹响冲锋号?
就在写作本文的前不久,还一直传出蓝牌与雪花、青岛等接触谈判的消息。客观的来看,河南啤酒市场已到了即将进入大整合的前夜,河南啤酒市场的整合也必然会给中国啤酒界带来很多的故事和精彩,就看一线品牌中谁能第一个吹响冲向河南市场的号角。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2009年11月22日
河南啤酒有哪些品牌
河南啤酒有金星啤酒、汴京啤酒、航空啤酒、洛阳宫啤酒、天冠啤酒等。
1、金星啤酒:金星啤酒集团是1995年10月以河南金星啤酒厂为核心组建的集工、贸、科研一体化的全国大型啤酒集团,创建于1982年,年生产能力200万吨,居河南第一,连续五年进入中国啤酒企业四强。
2、汴京啤酒:汴京啤酒有限公司位于新郑市西关工业区,是新郑市唯一一家啤酒生产企业,总投资1.2亿元,设计规模10万吨。
3、航空啤酒:航空啤酒有两种,一种是航空528啤酒,另一种是普通的航啤。航空啤酒因其价格低廉、口味适中,备受当地人民喜爱。
4、洛阳宫啤酒:洛阳宫啤酒,河南省著名商标,出自洛阳亚洲啤酒有限公司。洛阳亚啤的前身是建于1970年的洛阳啤酒厂。
5、天冠啤酒:南阳天冠啤酒是1999年正式成立,一度占据南阳啤酒市场的半壁江山,一句“天天天冠啤酒,天天天伦之乐”成为南阳人耳熟能详的广告词。
雪花啤酒2014年第一季度销量多少?
华润创业集团的啤酒业务于2014年第一季度的营业额为港币78.7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0.3%;应占溢利为港币0.06亿元,去年同期的应占亏损则为港币0.23亿元。华润雪花啤酒2014年第一季度的啤酒销量较去年上升12%至约2,575,000千升,其中营销全国的“雪花Snow”啤酒销量同比上升8%至约2,271,000千升,占总销量约90%。
2014年首季啤酒销量保持增长,主要是持续完善产能布局、加强品牌推广,以及开拓市场分销渠道和改进销售渠道及终端建设凑效所致。于回顾期内,全国广泛地区气温较往常偏高,促使啤酒市场整体容量有所增长,且华润雪花啤酒的精制酒销量快速增长,亦有助于提升整体销量。
关于《啤酒市场情况》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